根據當時社會的道德規範、思想準則來起名,與其說這是一種命名法,倒不如說是一種命名準則。古往今來,中國數兆億的名字,大部分是以此法取的。今天,中國人的名字大都取其含義,並且含義一定要好,還要符合現在人們的思想觀念。
但是,觀念是隨著社會的進步改變的,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們對自然和社會的看法也有所不同,而名字所包含的思想內容,也必然會受到當時社會意識形態、道德風尚、人對自然認識等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另外,中國人的名字只有短短的一兩個字,而表達的意思卻遠遠超過一本傳記,因此,命名需要具有較高的文學水平;再則,人們想在名字裡寄寓的含義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往今來,無所不包,因此命名還要具備較為全面的知識。
綜上所述,名字就是人類社會的反映,是凝煉了的詩篇,同時也是一部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
然而,既說名字反映是時代觀念,是不是意味著我們現在命名與過去毫無關係呢?
決不是的!
儘管古今歷代人們的認識有許多差別,然而有一點是共通的,那就是把美好的意念寄托到名字中,由於有許多觀念古今傳承,因此,我們中國人今天絕大多數的名字與過去的名字所表述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早在春秋時期,申儒就根據當時社會風尚和人們的思想觀念,提出了命名的方法和規定。
《左傳桓公六年》中記載,九月丁卯日桓公的兒子出生了,於桓公問大夫申儒,申儒說:「名字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並進一步解釋:「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名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類。」
申儒「命名五法」按今天的白話解釋為:根據出生的時辰命名就是「以名生為信」;根據子女的期許而命名,就是「以德命為義」;根據其出生時的相貌、性情命名,就是「以類命為象」;以自然現象、山川河流、動植物名稱、劍戟筆碩等物為根據,托寓其理想,就是「取於物為假」;以長輩的名字、長相、情趣(如桓公與其子生於同日,故取名為「同」)命名,就是「取於父為類」。
接著,申儒又提出有關命名的六項忌諱:「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帛。」另外《禮記曲記》中也提到「名字者不以國,不以日月,不以隱疾,不以山川」的規定,並進一步闡釋道:「疾,以穩疾則廢祥;不以畜牲,以畜牲則廢祀;不以器帛,以器帛為廢禮。」
如果說申儒命名「五法」道出了周時命名方法的話,其「六諱」則是典型的****宗法。
好在法束於周,其他諸侯各國無須避諱。春秋時期魯僖公名叫「申」,鄭莊公名叫「甲午」,與「不以日月」相牴觸;晉成公名叫「黑臀」,(出生時臀部黝黑),楚公子名叫「黑肱」(胳膊部分膚色黝黑)等與「不以隱疾」相牴觸;戰國時期道家莊子名叫「周」又與「不以國」相牴觸。可見所謂「六諱」悖謬至甚。目中好的女性應當「嫻靜柔雅」,若非要反其道而行,名「暴」、「魯」則世人實在不敢恭維。
在中國古代,男子多以「五德」、「四維」、「五福」、「三多」等觀念命名。俞成在《螢雪叢說》中寫道:「今人生子,多取文武富貴四字為名。」道出了當時命名的特點。
以「五德」起名 .
五德亦稱作「五行」、「五常」,共分三類:
(1)儒尚五德:仁、義、禮;智、信;
(2)將帥五德:智、信、仁、勇、嚴;另有柔、剛、仁、信、勇;
(3)至孝五德:莊、忠、敬、篤、勇;
儒尚五德,常與三綱連用,稱為「三綱五常」。《苟子十二子》揚註:「五行、五常、仁、義、禮、智、信是也。」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儒家認為「五德」是常存不變的五項道德標準。因此,歷代人們多以五德之字命名,如仁惠、仁傑、叔禮、守禮、守義、祟義等等。
將帥五德出於孫子;《孫子兵法兵略訓》中以「柔而不可卷也,剛而不可折也,仁而不可犯也,信而不可欺也,勇而不可凌也。」把將帥五德歸納成柔、剛、仁、信、勇五種。歷代武臣戰將多以此五德命名,如漢朝大將韓信;東漢大將馬武、班勇;三國時戰將黃忠、於禁、寵德、孫堅;西晉武將劉毅;東晉大將王鎮惡;隋文帝楊堅;隋大將薛也雄;唐大將尉遲恭、蘇定方、李希烈;宋大將石守信等等。
至孝五德始於春秋。《呂氏春秋孝行》以莊、忠、敬、篤、勇為至孝五德並解釋道:「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戰陣無勇非孝也。」以至孝五德命名者,在歷史上也不泛其人,如守敬、世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