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取名字:避諱雜談

請輸入關鍵詞:

嬰兒取名字:避諱雜談

  在五千年的姓名變遷史當中,是有許多的忌諱的,我們在這裡要講的就是這樣有一個話題,希望在您一笑之後,可以有所收益。

  有據可查的避諱最早起源於西周,春秋時魯國大夫有關取名六忌的見解,以及《禮記》中追加的等講究,便說明當時已經有不少具體的避諱要求,即常人取名,應避開那些已經為國君和法定繼承者使用的名字。不過直到戰國時,避諱還沒有形成過一整套制度。比如周厲王「姬胡」,周僖王又名;周穆王名,周襄王時,王室中又有名的。秦漢以降,大一統的政局形成並得到鞏固,君主之尊無以復加,儒學在封建上層建築領域中逐漸佔有統治優勢,避諱制度也日臻完備。五花八門的諱禁有如網羅,兜攬了臣民的全部言論行為,稍有觸犯,輕則遭譴,重則罹禍,乃至滅家滅族。於是避諱之道自然而然地發達起來,成為所有人不可不懂的一門學問。

  

  諱有、、、等具體區分。

  國諱,即當朝皇帝和其七世以內祖先的名字。比如秦始皇「贏政」,秦朝時月份名稱中,改為;又秦始皇的爸爸名,故秦朝時凡稱(地名)時,一律改稱。又如唐高祖李淵的祖父名,唐初時字成諱,不許說,不許寫,以前溺器叫,這時連鄉野老嫗亦懂得避諱,一律叫。(呵呵)說起來今人所謂或,就是避諱成果之一。有些皇帝出身草莽,連祖父的名字都弄不清楚,遑論七世,這就方便了臣民。但也有重新替爺爺、太爺爺、老祖宗取名的,也成,是謂。

  這還不算。偏偏中國人的姓名又極複雜,包括名、字、號成一整體,而皇帝的具體特稱,還有謚號、廟號、陵號、年號等等,在許多朝代裡,這些名字的別樣表現形式,也都算。清朝乾隆年間,江西舉人王錫侯作《字貫》一書,被檢糾犯了康熙和雍正的廟號之諱,遂釀成大獄,王錫侯本人砍腦殼不算,還連帶殺了不少被認為與此事有牽連的人。宋朝的尤厲害,皇帝的七世祖先以上的祖宗名字,都得避諱。宋人洪邁談到此事說:《百家姓》是宋代出現的啟蒙讀物,其實這五十個字遠比《百家姓》重要。否則,哪怕識字再多、學問再好,一旦做文章時用了這五十個字,甚至與之音近、形似的字,這一輩子就做不成官了。

  國諱的適用性太普遍,不少字都是常用字,給政事外交、社會生活都帶來許多麻煩,於是有些帝王便注意用冷僻少用的字給後代取名,甚而也有自己改名的。

  家諱,就是父母祖先(有時還包括所有長輩)的名字,作為小輩,應在日常言行或行文用字時絕對迴避。國諱體現尊君,家諱則表示敬祖。林黛玉讀字時皆念作,就是避母親名諱。但是比這更稀奇古怪的事多著呢。比如南朝范曄,因父名,便推辭太子詹事這一官職,因與同音,犯了他家諱。劉溫叟因父名,便終身不聽音樂,因、同音,犯其家諱,甚至也從不去三山五遊玩。唐代大詩人李賀,只因父名,竟終身失去參加進士考試的機會,因之與同音,也犯家諱。照這樣看來,詩禮之家最忌用與、、、等字同音或形似之字取名,否則後代連吃飯飲水都成問題了。

  避家諱是家族親屬內部的事,但與之打交道的人,也得出於禮貌避諱,就像當時封建統治者在與其它政權(如兩宋時宋、遼、金、夏相互之間)交往時,得互相避他姓國諱-樣。

  

  當然,家諱不像國諱那樣受到法律保護,有權勢者對於無權勢者的家諱,也可毫無顧忌。

  在歷代古籍中,應避諱字的書寫方法有:

  1、改字法,即對成諱之字不用,另擇它字代替。如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先秦時叫,漢朝時為避漢景帝劉啟的名諱,乃改作,沿用迄今。

  2、空字法,即對成諱之字空而不書,或作,或直寫宇。

  3、缺筆法.即不寫所避之字的最後一筆,如林黛玉逢字必減筆畫一樣。

嬰兒取名字:避諱雜談相關內容
取名免費測名字
男孩取名大全
女孩取名大全
英文名字大全
免費取名參考
性格測試命理分析
取名網取名參考
取名網黃歷萬年曆
取名網實用查詢
情侶測試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