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垤
簡體:垤
繁體:垤
讀音:die
拼音:die
部首:土
五行:土
垤
(形声。从土,至声。本义:蚂蚁做窝时堆在穴口的小土堆;小土堆)同本义 [mound thrown up by ants]
蚍蜉其场谓之坻,或谓之垤。--《方言》十一
鹳鸣于垤。--《诗·豳风·东山》
百年炊未熟,一垤蚁追奔。--宋·黄庭坚《次韵子瞻赠王定国》
又如:垤堄(积土成堆);丘垤
垤 die小土堆:蚁~。
垤字編碼:
五筆98:FGCF 倉頡:GMIG 四角號碼:41114 UniCode碼:U+57A4 規範漢字編號:4098
垤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9086,第13卷下,土部第115字 [康熙字典]:頁228第22
起名字典:
垤
本義指螞蟻做窩時堆在穴口的小土堆,後泛指小土堆。(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50次)
康熙字典:
垤
康熙筆畫:9畫
die
1<名>螞蟻做窩時堆在穴口的小土堆,也叫「蟻封」、「蟻塚」。《詩經?豳風?東山》:「鸛鳴於~。」(鸛鳥在蟻穴口的小土堆上叫。)
2<名>小土墩。《韓非子?六反》:「山者大,故人順之,~微小,故人易之也。」
【垤塊】小土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