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湫
簡體:湫
繁體:湫
讀音:qiū
拼音:qiu
部首:水
五行:火
湫字編碼:
五筆98:ITOY 倉頡:EHDF 四角號碼:39180 UniCode碼:U+6E6B 規範漢字編號:5283
湫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7311,第11捲上,水部第366字 [康熙字典]:頁638第10
起名字典:
湫
湫是個多音字,念jiǎo時,意指低下,低濕。念qiū時,指水池。念jiū時,有清靜,涼貌等含義,也指古水名,發源於山西省嵐縣西,今名湫水河。此外,還通遒。念jiu時,指 洩洪道。 念jiāo,為地名用字。(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780次)
康熙字典:
湫
康熙筆畫:13畫
qiū
1<名>水池。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詩:「南有龍兮在山~。」
2<形>涼。宋玉《高唐賦》:「~兮如風,淒兮如雨。」
jiǎo
<形>低下。《左傳?昭公三年》:「子之宅近市,~隘器塵,不可以居。」
chou
通「愁」。《左傳?昭公三年》:「恤恤乎,~乎攸乎!深思而淺謀,邇身而遠志,家臣而君圖,有人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