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炙
簡體:炙
繁體:炙
讀音:zhi
拼音:zhi
部首:火
五行:火
炙
(会意。从肉从火。小篆字形,肉在火上烤。本义:烧烤,把去毛的兽肉串起来在火上薰烤)
同本义 [broil;roast]
炙,炮肉也。从肉,在火上。--《说文》。按,炮当作灼。
火傍作庶为炙字,凡傅于火曰燔,母之而加于火曰炙,裹而烧者曰炮。柔者炙之,干者燔之。--《颜氏家训》
毋嘬炙。--《礼记·曲礼》。疏:“火灼曰炙。”
以烹以炙。--《礼记·礼运》
置匕首鱼炙之腹中。--《史记·刺客传》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诗·小雅·瓠叶》
饮醇酒,炙肥牛。--《乐府诗集·西门行》
又如:炙煿(烤爆。比喻受折磨);炙肉(烤肉);炙羊(烤
炙zhi
⒈烤:~肥牛。~羊肉。
⒉烤的肉:脍(切细的肉)~人口(〈喻〉诗文等受人赞扬和传诵)。
⒊受熏染:亲~(〈喻〉直接得到某人的教诲或传授)。
炙字編碼:
五筆98:QOU 倉頡:BF 四角號碼:27809 UniCode碼:U+7099 規範漢字編號:3989
炙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6548,第10卷下,炙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667第24
起名字典:
炙
烤;烤的肉;受熏染。(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40次)
康熙字典:
炙
康熙筆畫:8畫
zhi
1<動>烤(肉)。古樂府《西門行》:「飲醇酒,~肥牛。」
2<名>烤的肉。李白《俠客行》:「將~啖朱亥,持觴勸侯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