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瘠
簡體:瘠
繁體:瘠
讀音:ji
拼音:ji
部首:
五行:木
瘠
(形聲。從,表示與疾病有關,脊聲。本義:身體瘦弱)
同本義。或作「膌」[lean;thin and weak;wispy]
牛雖瘠,僨於豚上,其畏不死?--《左傳·昭公十三年》
宋崇門之巷人服喪而毀甚瘠。--《韓非子·內儲說上》
長短豐瘠。--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老年如脊牛。--清·梁啟超《飲冰室合集》
又如:瘠弱(瘦弱;衰弱);瘠疲(瘦弱疲憊);瘠色(容貌憂戚憔悴);瘠牛僨豚(瘦瘠的牛仆倒在小豬身上,小豬必死。比喻無德的大國權勢雖衰,欺凌羸弱的小國,小國也會滅亡)
貧困 [poor;impoverished]
夫民殷國弱,民瘠國強者,未之有也。--《
瘠ji
⒈瘦弱。
⒉土地不肥沃:改變~土。貧~的土地。
瘠字編碼:
五筆98:UIWE 倉頡:KFCB 四角號碼:00127 UniCode碼:U+7620 規範漢字編號:5983
瘠字出處:
[康熙字典]:頁778第09
起名字典:
瘠
暫無。(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0次)
康熙字典:
瘠
康熙筆畫:15畫
ji
1<形>瘦,與「肥」相對。《荀子?非相》:「葉公子高,微小短~,行若將不勝其衣然。」
2<形>薄;少。《左傳?襄公二十九年》:「何必~魯以肥杞。」
zi
1<名>通「胔」,尚未腐爛的屍骨。《正氣歌》:「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
【引】指軀體。晁錯《論貴粟疏》:「而國亡捐~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瘠色】容貌毀損。
【瘠土】不肥沃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