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動
簡體:動
繁體:動
讀音:dong
拼音:dong
部首:力
五行:火
清雅多才,刑偶傷子,口快心直,中年勞,晚年隆昌,雙妻之格。
動
(形聲。從力,重聲。《說文》古文從「」。本義:行動;發作)
同本義 [act;break out;show effect]
動,作也。--《說文》
動而健。--《易·彖傳》。虞注:「震也。」
效天下之動者也。--《易·系辭》。虞注:「發也,變動不居。」
將終歲勤動。--《孟子》。注:「作也。」
度義而後動。--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寨中人蜷伏不少動。--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又如:按兵不動;動著(開始下棋);動止(行動和靜止;訓練調度);動煩(爆發戰亂);動轉(行動,活動)
搖動,震動,移動。與「靜」相對 [move;stir]
風移影動。-
動字編碼:
五筆98:FCET 倉頡:MIKS 四角號碼:14727 UniCode碼:U+52A8 規範漢字編號:0353
動字出處:
[康熙字典]:頁146第24
起名字典:
動
意指行動,發作。(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4330次)
康熙字典:
動
康熙筆畫:11畫
dong
1<動>活動;行動;運行等。《小石潭記》:「影布石上,佁然不~。」《馮婉貞》:「寨中人蜷伏不少~。」
2<動>觸動;感動;驚動。《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所以~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石鍾山記》:「余方心~欲還。」
3<動>擾動。《三國誌?諸葛亮傳評》:「然連年~眾。未能成功。」
4<名>動物。陶淵明《飲酒》:「日人群~息。」《察今》:「知~植庶品,率皆遞有變遷。」
5<副>動不動;常常。《赤壁之戰》:「~以朝廷為辭。」
6<副>不知不覺。高適《別楊山人》:「不到嵩山~十年。」
【動容】臉上顯露出受感動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