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訖
簡體:訖
繁體:訖
讀音:qi
拼音:qi
部首:
五行:水
訖
(形聲。從言,乞聲。從「言」,表示本與言語有關。本義:絕止;完畢)
同本義 [complete;settled;be over]
訖,止也。--《說文》
毋訖糴。--《谷梁傳·僖公九年》
天既訖我殷命。--《書·西伯戡黎》。傳:「天既畢訖殷之王命。」
典獄非訖於威,惟訖於富。--《書·呂刑》。傳:「非絕於威,惟絕於富。」
訖不肯拜使者。--《漢書·西域傳上》
言訖。--唐·李朝威《柳毅傳》
用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言訖不見。--清·魏禧《大鐵椎傳》
訖糴(終止糴糧);訖畢(完畢);訖竟(終止;了結);訖成(完成);訖工(訖功。竣
訖qi
⒈終了,完畢:驗~。收~。
⒉終點,截止:起~。
⒊〈古〉通"迄"。到。
訖字編碼:
五筆98:YTNN 倉頡:IVON 四角號碼:38717 UniCode碼:U+8BAB 規範漢字編號:3557
訖字出處:
[康熙字典]:頁1188第18
起名字典:
訖
到;至。(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40次)
康熙字典:
訖
康熙筆畫:10畫
qi
1<動>完畢;完盡。《山中與裴秀才迪書》:「與山僧飯~而去。」
2<副>始終;終究。《漢書?西域傳》:「而康居驕黠,~不肯拜使者。」
3<動>通「迄」。至;到。《尚書?禹貢》:「聲教~於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