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措
簡體:措
繁體:措
讀音:cuo
拼音:cuo
部首:
五行:金
溫和賢淑,福壽興家,中年吉祥,晚年隆昌,慈祥之字。
措
(形聲。從手,昔聲。本義:放置,安放)
同本義 [put in place]
措,置也。--《說文》。
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
學之弗能,弗措也。--《禮記·中庸》。疏:「學不至於能,不措置休廢也。」
幾致刑措。--《漢書·文帝紀》。師古曰:「措,置也。民不犯法,無所刑也。」
又如:措置(安放;料理);措身(安身,置身);措手(著手處理);措手不迭(形容做事迅速敏捷)
處理,安排 [handle]。如:措注(處置);措處(料理;安排)
籌劃辦理 [make plans]。如:籌措;措畫(籌劃);措處(籌辦,置辦)
施行;用 [carry out;use]。如:措施(施行,設施)
措 cuo
1安放;安排;處置:驚惶失~、手足無~。
2籌劃:籌~。
【措詞】
【措辭】說話或寫作時選用詞句。
【措手不及】指因沒有準備,臨時來不及應付。
【措意】留意;用心。
【措置】安排;料理:~得當。
────────────────—
措ze 1.逼迫;追捕。 2.擠;夾住。
措字編碼:
五筆98:RAJG 倉頡:QTA 四角號碼:54061 UniCode碼:U+63AA 規範漢字編號:2162
措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7854,第12捲上,手部第68字 [康熙字典]:頁439第10
起名字典:
措
意為安排、籌辦、措施。(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360次)
康熙字典:
措
康熙筆畫:12畫
cuo
1<動>放置;安放。《論語?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手足。」王符《潛夫論?德化》:「放之大荒之外,~之幽冥之內。」(放:驅逐。大荒:邊遠的地方。幽冥:昏暗的地方。)這個意義又寫作「厝」。
2<動>施行。《周易?系辭上》:「舉而~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又】處理,置辦。《宋史?徽宗紀》:「令工部侍郎孟揆親往~置。」
3<動>廢棄;放棄。柳宗元《斷刑論》:「此刑之所以不~也。」
4通「錯」。交錯;間雜。《史記?燕召公世家》:「燕(北)[外]迫貉路,內~齊晉,崎嶇強國之間,最為弱小。」
ze
通「笮」。壓。《史記?梁孝王世家》:「李太后與爭門,~指。」(指:手指。)
【措大】舊稱貧寒失意的讀書人。
【措身】也作「厝身」。安身;置身。《後漢書?郎顗傳》:「人賤言廢,當受誅罰,征營惶怖,靡知~。」
【措手】也作「厝手」。著手處理;插手。《晉書?劉弘傳》:「今公私並兼,百姓無復~地。」
【措意】注意;著意;留意。王充《論衡》:「用心~,何其不平也?」
【措置】安放;處理。《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每會見,踧躇無所~,此非所以章示群下,安臣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