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班
簡體:班
繁體:班
讀音:bān
拼音:ban
部首:王
五行:水
温和贤能,怀才不遇,中年劳,晚年吉祥,欠子之字。
班
(会意。从珏,从刀。金文,中间是刀,左右是玉。像用刀割玉。本义:分割玉)
分瑞玉。瑞玉是古代玉质的信物,中分为二,各执其一以为信 [divide equally]
班,分瑞玉也。--《说文》
班瑞于群后。--《书·舜典》
又如:班瑞(颁还瑞玉;颁赐祥瑞)
分开;离群 [separate;part]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又如:班马
赏赐;分给 [reward]
晋侯执曹伯,班其所取侵地于诸侯也。--《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
又如:班扬符赏(颁布相应的赏赐);班授(颁发授予);班散(分给);班赐(颁赐;分赏)
分布;铺开 [distribute;spread]
遇
班 bān
1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级。
2指一天之内的一段工作时间:上~、夜~。
3军队的基层单位,在之下。
4旧时用于剧团的名称:徽~。
5量词:这~老同志不服输、搭下一~飞机。
6有固定线路并定时开行的:~车、~机。
7调回或调动(军队):~师回朝。
8姓。
【班禅】喇嘛教格鲁派(黄教)的两大活佛之一。1645年格鲁派领袖罗桑却吉坚赞始称班禅(班禅四世)。1713年清政府封班禅五世罗桑意希为班禅额尔德尼,正式确定了其地位。此后历世班禅活佛转世必须经中央政府册封。至今已传10世。又叫班禅额尔德尼。例任后藏扎什伦布寺住持。
【班禅额尔德尼】见【班禅】。
【班禅四世】(1567-1662)喇嘛教格鲁派(黄教)首领。本名罗桑却吉坚赞。后藏人。13岁时在日喀则附近温贡寺出家。天启二年(1622)成为达赖五世之师。倡议联合蒙古和硕特部的固始汗,遣使朝清。清顺治二年(1645)被固始汗赠以尊号,是班禅活佛系统获得名号的开始。后死于扎什伦布寺。
【班超】(32-102)东汉名将。字仲升。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明帝永平十六年(73),奉命率36人赴西域(今新疆地区)。攻杀匈奴派驻鄯善的官员,平定莎车等地贵族叛乱,击退匈奴的反扑和月氏的进攻,巩固了汉在西域的统治和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帝永元三年(91),任西域都护。永元十四年(102)病死洛阳。
【班房】
1旧时衙门里衙役值班的地方。也指衙役。
2监狱;拘留所。
3教室。
【班固】(32-92)东汉史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明帝在位时为兰台令史,后为典校秘书。历时20余年,撰成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和帝永元元年(89),因窦宪擅权案株连,获罪,死于狱中。著述另有《班兰台集》、《白虎通义》。与司马迁并称为(或马班)。
【班联会】学生会。
【班门弄斧】在鲁班面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门前卖弄本领。班:鲁班,春秋时鲁国有名的木匠。
【班师】调回打仗的军队。也指军队胜利归来。
【班田收授法】日本大化改新时的一种土地赋税制度。646年在全国推行。主要内容是:政府对6岁以上平民,每6年班给口分田一次,受田农民须向国家缴纳租、庸、调赋税。
────────────────—
班bian 1.区别,辨别。 2.治理。 3.周遍。
班字編碼:
五筆98:GYTG 倉頡:MGILG 四角號碼:11114 UniCode碼:U+73ED 規範漢字編號:1774
班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0222,第01捲上,玨部第2字 [康熙字典]:頁731第19
起名字典:
班
指工作或學習的組織。也指有固定線路並定時開行的,如夜班。此外還指調回或調動(軍隊),如班師回朝。(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3660次)
康熙字典:
班
康熙筆畫:11畫
bān
1<動>分發。《尚書?舜典》:「~瑞於群後。」
【又】分開;攤開。《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荊相與食。」
2<動>頒布。《漢書?翟方進傳》:「制禮樂,~度量,而天下大服。」
3<形>分離的,離群的。《送友人》:「揮手自茲去,蕭蕭~馬鳴。」
4<動>排列。《韓非子?存韓》:「~位於天下。」
5<名>等級;次第。《隋書?百官志》:「徐勉為吏部尚書,定為十八~。」
6<名>通「斑」,雜色。《離騷》:「紛總總其防合兮,~陸離其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