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耜
簡體:耜
繁體:耜
讀音:si
拼音:si
部首:耒
五行:木
耜
(形聲。從耒,以聲。耒,翻土的工具。本義:古代農具名,耒耜的主要部件,似鍬) 耒下端鏟土的部分,裝在犁上,用以翻土 [spade-like plough]
字亦作耜。
耜,來下剌臿也。古以木為之,後世以金。--《六書故》
斫木為耜。--《易·系辭》
禹親自操耜。--《莊子·天下》
古者剡耜而耕。--《淮南子·泛率》
脩來耜。--《禮記·月令》
民無懸耜,野無奧草。--《國語·周語中》。韋昭注:「入土曰耜,耜柄曰耒。」
耜
引申為以耜鏟土 [spade]
薙氏掌殺草…冬日至而耜之。--《周禮·薙氏》
耜si
⒈〈古〉一種似鍬的農具。
⒉[耒耜]見"耒
⒉"。
耜字編碼:
五筆98:FSNG 倉頡:QDRLR 四角號碼:57977 UniCode碼:U+801C 規範漢字編號:4711
耜字出處:
[康熙字典]:頁963第07
起名字典:
耜
一種似鍬的農具。(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50次)
康熙字典:
耜
康熙筆畫:12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