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隳
簡體:隳
繁體:隳
讀音:huī
拼音:hui
部首:
五行:水
隳〈動〉
毀壞城牆或山頭;毀壞 [destroy wall or hill;destroy]
隳名城。--漢·賈誼《過秦論》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又如:隳墮(毀壞;動搖);隳突(騷擾);隳圮(傾坍;倒塌);隳名(隱姓埋名)
怠惰。通「惰」 [be lazy]。如:隳惰(懈怠);隳慢(怠惰;怠慢)
隳突
[bump;destroy] 衝撞,破壞,騷擾
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隳huī毀壞:法令~。
隳字編碼:
五筆98:BDAN 倉頡:NBOP 四角號碼:74338 UniCode碼:U+96B3 規範漢字編號:6305
隳字出處:
[康熙字典]:頁1362第22
起名字典:
隳
暫無。(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0次)
康熙字典:
隳
康熙筆畫:17畫
huī
<動>毀壞;橫行霸道。《過秦論》:「~名城,殺豪傑。」《失街亭》:「父親何故自~志氣耶?」
【隳突】騷擾;衝撞。柳宗元《捕蛇者說》:「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乎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