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黍
簡體:黍
繁體:黍
讀音:shǔ
拼音:shu
部首:黍
五行:金
憂心勞神,事勞無功,中年多勞,晚年吉祥。
黍
(形聲。從禾,雨省聲。本義:植物名。亦稱「稷」、「糜子」)
古代專指一種子實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broomcorn millet]。其子實煮熟後有粘性,可以釀酒、做糕等
黍,禾屬而黏者也。--《說文》。按,今北方謂之黃米。
天子乃以雛嘗黍。--《禮記·月令》。注:「黍火谷。」
黍白薌合。--《禮記·曲禮》
無食我黍。--《詩·魏風·碩鼠》
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論語·微子》
又如:黍離(喻覆沒;衰敗。西周亡後,周大夫過故宗廟官室,只見滿目黍離,十分荒涼);黍酒(用黍釀製的酒);黍醅(同黍酒);黍月霍(一種雜有黍米的肉羹
黍shǔ一年生草本。葉線形。子實叫"黍子",碾成米稱"黃米",乳白、淡黃或褐色,性粘,供食用或釀酒。〔蜀黍〕高粱。供食用或釀酒。〔玉蜀黍〕玉米。又叫"包谷"或"棒子"。供食用。
黍字編碼:
五筆98:TWIU 倉頡:HDOE 四角號碼:20909 UniCode碼:U+9ECD 規範漢字編號:5201
黍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4442,第07捲上,黍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1517第25
起名字典:
黍
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可以釀酒。(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0次)
康熙字典:
黍
康熙筆畫:7畫
shǔ
1<名>黍子;黃米。《荷蓧丈人》:「殺雞為~而食之。」
2<量>古代度量衡以十黍為累,十累為一銖,二十四銖為一兩。又以十黍為一分,十分為一寸。《核舟記》:「舟首尾長約八有奇,高可二~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