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具
簡體:具
繁體:具
讀音:ju
拼音:ju
部首:八
五行:木
具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鼎」,下面是雙手。表示雙手捧著盛有食物的鼎器(餐具)。本義:準備飯食或酒席)
同本義。泛指準備,備辦 [prepare]
具,供置也。--《說文》
具,備也,辦也。--《廣韻》
以食具告。--《儀禮·士相見禮》。注:「猶辦也。」
官備則具備。--《禮記·祭統》
壽為具召武帝顯。--《漢書·何武傳》
禮舉儀具。--張衡《東京賦》
具器械。--《孫子·謀攻》
故人具雞黍。--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第二板已具。--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別具本章。--清·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具食(准
具ju
⒈器物:器~。家~。文~。工~。
⒉準備,備有,完備:~有。~備。法令嚴~。
⒊全部:良乃入,~告沛公(良:張良。沛公:劉邦)。
⒋才能:治世之~。
⒌量詞:茶杯兩~。
⒍[具文]僅有形式不起作用的空文:一紙~文。
⒎[具體]
1特定的:~體的時間。
2明確,不空洞,不籠統:計劃~體。
具字編碼:
五筆98:HWU 倉頡:BMMC 四角號碼:77801 UniCode碼:U+5177 規範漢字編號:1077
具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1762,第03捲上,廾部第17字 [康熙字典]:頁128第01
起名字典:
具
本義指準備飯食或酒席,後泛指準備,備辦。後也有器物,才能,明確等含義。(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360次)
康熙字典:
具
康熙筆畫:8畫
ju
1<名>酒餚;飲食。《史記?項羽本紀》:「為太牢~。」
2<動>供應、備辦酒食。《殽之戰》:「居則~一日之積,行則備一夕之衛。」
3<動>置辦;準備。《鄭伯克段於鄢》:「大叔完聚,繕甲兵,~卒乘,將襲鄭。」《活板》:「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
4<動>具有;具備。《核舟記》:「罔不因勢像形,各~情態。」
5<名>器具;器械。《傷仲永》:「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赤壁之戰》:「船、糧、戰~俱辦。」
6<名>才能;才幹。《晉書?王羲之傳》:「吾素無廊廟~。」
【又】有才幹的人。《賣柑者言》:「洸洸乎干城之~也。」
7<名>道理;方法。《東方朔》:「十九歲學孫吳兵法,戰陣之~。」
8<副>通「俱」,全,都,盡。《鴻門宴》:「私見張良,~告以事。」《陳情表》:「臣~以表聞,辭不就職。」《桃花源記》:「問所從來,~答之。」
【具草】擬稿。
【具臣】備位充數,不稱職的臣子。
【具眼】識別事物的眼力,高明的見識。
【具瞻】為眾人所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