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蹇
簡體:蹇
繁體:蹇
讀音:jiǎn
拼音:jian
部首:足
五行:金
有愛情煩惱,身弱多病,刑偶傷子,多災難,不祥之字。
蹇
(形聲。從足,寒省聲。本義:跛足)
同本義 [lame]
蹇,跛也。--《說文》
蹇膝伸不屈、易蹇、往蹇來連。--《素問·骨空論》
駕蹇驢而無策兮。--《楚辭·謬諫》
郤克僂,而魯使蹇。--《史記·晉世家》
策蹇驢,囊圖書。--馬中錫《中山狼傳》
紅裝而蹇者。--明·袁宏道《滿井遊記》
又如:蹇兔(不能急走的跛腳兔。比喻弱小者);蹇驢(走不快的羸弱之驢);蹇人上天(跛子登天。比喻不可能的事)
艱阻,不順利 [hard;untoward]
蹇侘傺而含戚。--《楚辭·九章·哀郢》
又如:蹇拙(艱險;不走運);蹇蹇(艱難、不順遂的樣子);蹇剝(艱
蹇jiǎn
⒈跛,行動遲緩:策~驢(策:鞭打)。特指劣馬或跛驢:策~赴前程。
⒉鈍,困苦,不順利:~澀。~滯。前途多~。
⒊〈古〉通"謇"。口吃,結巴。
────────────────—
蹇qiān 1.通"褰"。揭;提起。參見"蹇裳"。 2.通"攓"﹑"搴"。拔取;得到。
蹇字編碼:
五筆98:PAWH 倉頡:JTCO 四角號碼:30801 UniCode碼:U+8E47 規範漢字編號:6298
蹇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1392,第02卷下,足部第68字 [康熙字典]:頁1230第40
起名字典:
蹇
本義指跛足,後用於指行動遲緩,艱阻,不順利等。(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90次)
康熙字典:
蹇
康熙筆畫:17畫
jiǎn
1<形>跛,行動遲緩。東方朔《七諫?謬諫》:「駕~驢而無策兮,又何路之能極。」
【又】<名>特指劣馬或跛驢。孟浩然《唐城館中早發寄楊使君》:「策~赴前程」
2<形>困苦;不順利。《九章?哀郢》:「~侘傺而含感。」
3<句首語氣詞>通「謇」。《九章?湘君》:「君不行兮夷猶,~誰留兮中州。」
4<形>通「謇」。口吃;結巴。庾信《謝滕王集序啟》:「言辭~吃,更甚揚雄。」
【蹇步】行路艱難。
【蹇澀】言語艱澀不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