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筆
簡體:筆
繁體:筆
讀音:bǐ
拼音:bi
部首:竹
五行:木
筆
(會意。從竹,從聿。「聿」),是「筆」的本字,小篆象以手執筆。古時毛筆筆桿都是以竹製成,故從竹。簡化字「筆」,「從竹從毛」會意,指舊時用的毛筆。此字最早見於北齊雋修羅碑,是六朝時的俗字。也見於《集韻》。本義:毛筆)
同本義 [pen]
筆,秦謂之筆。從聿從竹。--《說文》。按,此秦制字。秦以竹為之,加竹。
史載筆,士載言。--《禮記·曲禮》
不能竟書而擱筆。--清·林覺民《與妻書》
又如:毛筆;鋼筆;圓珠筆;筆削(修改文章);筆帕之敬(雅潔的禮品);筆楮難窮(文字難以充分表達。楮:紙的代稱)
指字畫詩文等以筆書寫繪製而成的作
筆 bǐ
1寫字畫圖的用具:鋼~、蠟~、粉~。
2(寫字、畫畫、作文等的)筆法:運~得當。
3用筆寫出:代~。
4筆畫:字有兩~。
5量詞:一~帳、一~好字。
【筆觸】書畫、文學作品等的筆法,格調:鋒利的~。
【筆調】文章風格:~清新。
【筆端】寫作、寫字、繪畫時的運筆以及所表現的意境:奇光異景盡收~。
【筆法】寫字、畫畫、作文的技巧或特色:這篇小說的~很新穎。
【筆鋒】
1筆尖。
2書畫的筆勢;文章的氣勢。
【筆供】用筆寫出來的供詞。與相對。
【筆畫筆順檢字法】漢字字典查閱檢索方法之一。要求根據筆畫的多少和筆順的先後來查檢。
【筆記文】文體的一種。以隨筆記錄為主,多由分條的短篇彙集而成。
【筆力】寫字、畫畫或做文章所表現出的功力:~剛勁。
【筆路】
1筆法。
2寫作的思路:這篇文章~奇特。
【筆勢】
1寫字、畫畫用筆的風格。
2文章的氣勢。
【筆削】古時在竹簡、木簡上寫字,要刪改得用刀刮去,稱。後來用做請人修改文章的敬辭。筆:記錄。削:刪改。
【筆意】書畫或詩文中所表現出的作者的意境。寫字、繪畫時運筆的精心構思以及所表現的風格、功力。也指詩文的意境。
【筆札】札是古時寫字用的小木片,後來用筆札指紙筆,又轉指寫的文章。
【筆戰】用文章來進行辯論,打官司,與相對。
【筆者】某篇文章或某書的作者(多為作者的自稱)。
筆字編碼:
五筆98:TEB 倉頡:HHQU 四角號碼:88714 UniCode碼:U+7B14 規範漢字編號:1951
筆字出處:
[康熙字典]:頁879第08
起名字典:
筆
本義指毛筆,後泛指寫字畫圖的用具,也有筆法,文章等含義。(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4220次)
康熙字典:
筆
康熙筆畫:12畫
bǐ
1<名>寫字、畫畫等的工具。與紙、墨、硯合稱為文房四寶。
2<動>書寫;記載。《送東陽馬生序》:「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錄。」
3<名>筆跡;書畫墨跡。《新唐書?李白傳》:「觀公~奇妙,欲以藏家爾。」
4<名>散文。《文心雕龍?總述》:「今之常言,有文有~,以為無韻者~也,有韻者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