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愆
簡體:愆
繁體:愆
讀音:qiān
拼音:qian
部首:心
五行:木
愆
(形声。从心,衍声。本义:过错;罪过)
同本义 [fault;sin]
愆,过也。--《说文》
失所为愆。--《左传·哀公十六年》
不愆不忘。--《诗·大雅·假乐》
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如:愆锁(罪锁);愆戾(过失;罪咎);愆尤(过失,罪咎);愆忒(差错);愆罪(罪咎,罪过);愆殃(过失,罪恶);愆负(过失);愆过(罪恶,罪过)
[引起的] 原因 [cause]
泪出羞涩疼痛甚,大人肝肾虚风愆。--《医宗金鉴》
愆 〈动〉
违背、违反 [violate]。又如:愆忘(违反);愆面(久违,久未见面);愆位(未能坚守工作岗位,克尽职责);愆
愆qiān
⒈过失,差错,罪过:无~。
⒉延误,耽搁:~期。
愆字編碼:
五筆98:TIGN 倉頡:HNP 四角號碼:21332 UniCode碼:U+6106 規範漢字編號:5506
愆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6825,第10卷下,心部第158字 [康熙字典]:頁393第35
起名字典:
愆
過錯;罪過。(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60次)
康熙字典:
愆
康熙筆畫:13畫
qiān
1<名>過失;過錯。《竇娥冤》:「念竇娥葫蘆提當罪~。」
2<動>違背;違反。顏延之《陶徵士誄》:「有合謚典,無~前志。」
3<形>過分;過度。《左傳?昭公四年》:「冬無~陽。」
【愆伏】(氣候)失調;失常。
【愆尤】罪過;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