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我國的殷姓,正如《世本》所記載的「周武王克紂,子孫分散,以殷為氏」,是殷商王室的後代。當然,「殷」雖然是始見於3300多年前的盤庚之後,但是往上推溯,後世的殷姓人士自然也是傳自以仁德見稱的子姓成湯了。關於殷姓的姓氏來源,《姓纂》上還有一段更為詳盡的記述說:「殷姓,成湯國號也,22代,44王,629年,為周所滅,子孫以國為姓,汝南。」周武王滅紂,是在公元前1122年,換言之,後世的殷姓,是在距今3100年以前就出現了的,他們的最初發源地,也在北方的河南和河北一帶。另外,還有一支殷姓,也是發源於河南境內。這是根據漢代史游所著《急就篇》姓字注所說的「殷水在穎川,居之者以為氏。」這批「以地命氏」的殷姓人士,使後世殷氏的陣容,堅強龐大不少。 殷商被武王所滅以後,雖然「子孫分散,以國為氏」,但是,根據後來其子孫的活動情況,他們主要仍繁衍於我國的北方,因為,從漢代以迄唐宋的漫長時期,在歷史上著名的殷姓人士,幾乎完全都是北方人,其中以又以河北長平的殷家最為出類拔萃,古時的長平,就在今河北省的西華縣東北。長平殷家的出人頭地,是開始於晉代曾官至光祿勳的殷羨。殷羨的字洪喬,曾經創造出一個有名的成語「付諸洪喬」,使他的大名在我國民間更加流傳不斷。原來,殷羨的性格十分耿介正直,當他被任為豫章太守赴任時,
歡迎您光臨美名堂查詢更多詳細信息,免費算命大全www.sheup.net京城裡有許多人托他帶書函轉達,數日多達100餘封,可是當他走到石頭城的時候,竟把所有的書函統統丟進河裡,並且說:「沈者自沈,浮者自浮,殷洪喬不為致書郵。」於是,後世就把寄書遺失者,泛稱為「付諸洪喬」或「洪喬之誤」了。發源於北方的殷姓,後來傳到山東一帶,曾經蛻變成為另外一個姓氏「衣」。這段淵源,《康熙字典》上記載得十分清楚說:「齊人言殷,聲如衣,今姓有衣者,殷之胄,見禮記註疏。」換言之,現在的衣姓,是由於讀音相近而從殷姓分出來的,姓衣興姓殷的人,本來是一家人呢。
殷(Yīn)姓出自子姓,為帝嚳子殷契之後,以國名為氏。得姓始祖:殷契。乃帝嚳之子,商部族傳說中的始祖。契為其母簡狄吞燕卵而孕所生,故被賜為子姓。契在舜帝時任司徒,掌管教化,後因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商(今河南省商丘西南),其裔孫成湯建立商王朝。
汝南傳世澤;
勤儉振家聲。
——嵌殷姓名望汝南郡、名堂勤儉堂。
禮部精題署;
司徙著小說。
——上聯典指唐代禮部郎中殷仲容,工寫貌及人物花鳥,善隸篆,尤精題署。下聯典指梁代司徙左長史、文學家殷芸,勵精勤學,博洽群書。曾作小說十卷。時稱《殷芸小說》。
將軍談論一時望;
刺史典章三世榮。
——上聯典指東晉陳郡長平人殷浩,字深源,殷羨的兒子,善於談論,喜歡《老子》、《周易》,年輕時就有盛名。下聯典指南朝宋尚書僕射、揚州刺史殷景仁。與王華等人以風節高尚、學問廣博而名冠一時,朝中政事,常以密函形式徵求他的意見。
五州軍事威名遠;
三屯將才武藝高。
——上聯典指晉代建武將軍殷浩。晉建元初征為建武將軍,後任都督揚、豫、徐、充、青五州軍事。下聯典指清康熙武進士殷化行。初授守備,後積功授三屯營副將,擢台灣總兵官。
附:
滎陽垂譽;
洪喬投書。
——佚名撰殷姓宗祠聯。上聯典指晉代滎陽令殷裒。下聯典指東晉陳郡長平人殷洪喬。
萬古只應留舊宅;
千金無復換新詩。
——此聯為唐代詩人殷陶《經杜甫舊室》詩句聯。
殷姓寶寶起名字雙字名應避免全用in韻母或陰平調的字。最好不全用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名的意義與"殷"字的"殷紅"的含義相連不要產生不佳的歧義。您的姓氏筆畫為10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