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一、姓氏源流
1、出自於姬姓,是以謚號命名的姓氏。據《風俗通義》等有關資料所載,商朝末年,居住於渭河流域的周族逐漸強盛起來,商王文丁感到周的威脅,就找借口殺了周人(姬姓)的領袖季歷。季歷之子姬昌即位後,勵精圖治,深得國人擁戴,被商紂王封為西伯。因西伯聲望太高,紂王又找借口將西伯囚禁,後釋放。西伯歸周後,以賢臣姜尚為輔佐,先後吞併了虞、芮、黎(今山西長治西南)、崇(今河南嵩縣北)等國,並建豐邑(今陝西長安灃水以西)作為國都,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其實力超過商王朝。西伯在位50年,他死後,其子周武王繼承了他的遺志,完成了滅商大業,於公元前11世紀建立了周朝,建都於鎬(今陝西長安灃水以東),追諡西伯為周文王。文王的支庶子孫中有以他的謚號「文」為姓氏的,稱文氏。是為陝西文氏。
2、出自周代衛國將軍文子之後。據《姓氏考略》等所載,西周初年建立的衛國(周分封的姬姓諸侯國,初建都於朝歌<今河南淇縣>,又遷都於楚丘<今河南滑縣>,後又遷都帝丘<今河南濮陽>,前209年,為秦所滅),至春秋時期的衛獻公時,有個將軍叫孫文子,是個很有聲望的人物,孫文子的子孫有以祖字為氏,稱文氏,是為河南文氏。
3、出自姜姓,為炎帝后裔姜文叔之後。根據有關資料所載,西周初,周武王封炎帝裔孫太岳之苗裔文叔於許(在今河南許昌市),建立許國,為姜姓諸侯國。春秋時,許國受鄭楚所迫,經四次遷都,前576年遷葉(今河南葉縣西南),前553年遷城父(今安徽亳縣東南),前529年復遷葉,前524年遷白羽(今河南西峽)前506年遷至容城(今河南魯山縣東南),戰國初年為楚所滅(一說滅於魏),子孫四散。除有以原國名「許」為氏外,還有以許國開國君主文叔之字為氏,就是文姓。
歡迎您光臨美名堂查詢更多詳細信息,免費算命大全www.sheup.net
4、出自媯姓,為媯滿之裔孫,是以謚號命名的姓氏。戰國時,齊國(今屬山東)有貴族田文,是齊威王的孫子,號稱孟嘗君,門下有食客數千,是當時有名的政治家。後來齊國貴族田甲叛亂,孟嘗君逃到魏國(西周時分封的諸侯國,在今山西芮城北),在魏任相國,死後謚號文子。其後人也有以「文」為氏的,是為山西文氏。
5、出自敬姓避諱改姓。五代後晉時,為避晉高祖石敬塘之名諱,「敬」姓改為「文」姓。如宋代文彥博、文天祥,其祖先(在唐五代時)皆為敬姓。
二、遷徙分佈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即有文氏族人播遷於江淮一帶。春秋末年,楚國人文種,在越國任大夫,輔佐越王勾踐,君臣刻苦圖強,終於滅亡吳國。西漢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西)人文翁,景帝末年任蜀都守,對當地文化發展有貢獻,其後代有一支在四川發展繁衍。西漢至三國時期,居住在河南的文氏,主要分佈在開封、南陽、永城、固始等地。固始縣東南有文古城遺址,出土有漢代文物,傳為文姓族人世居之地。唐代以後,文氏在全國分佈較為廣泛,並稱盛於山西和江南。
據考證,文姓在中國最常見的漢族姓氏中居於第100位。近新加坡等國有文姓華僑。
三、郡望堂號
【堂號】
信國堂、正氣堂:宋代文天祥為左丞相,封信國侯,進屯潮陽,元將張弘范掩至,文天祥被俘,拘燕三年不屈,作《正氣歌就義》。
【郡望】
燕門郡:戰國趙武靈王置郡,秦、西漢治所在善無(今山西右玉南)。相當於今山西河曲、五寨、寧武等縣以北、恆山以西、內蒙古黃旗海、岱海以南地區,東漢移治陰館(今山西代縣西北)。
四、歷史名人
文祥:清代洋務派首領之一,盛京(近遼寧瀋陽市)正紅旗人。他曾歷任清朝工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1861年充任總理衙門大臣,參加「祺祥政變」。後官至武英殿大學士、軍機大臣。他奉行奕忻的主張,竭力推行洋務「新政」。
文廷式:政治名人,江西萍鄉人,光緒進士,曾任翰林院侍讀學士。他贊成光緒親政,支持康有為發起強學會,因而受到慈禧太后的嫉視,被參革職。戊戌變法發生後,東渡日本。他能詩詞,也有慨歎時事之作,著有《雲起軒詩抄》、《聞塵偶記》等。
文康:小說家,滿洲鑲紅旗人,曾官徽州知府,後改任駐藏大臣,以病未就任,卒於家中。晚年作有《兒女英雄傳》。
文徵明:明代書畫家,長洲(今江蘇吳縣)人,詩文書畫皆工,由精於畫。他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明四家」,名重於時,子弟甚多,人稱「吳門派」
文彭:篆刻家、書畫家,文徵明長子,繼承家學,亦善書畫,而精於篆刻,風格工穩,與何震並稱「文何」。
文嘉:畫家,文徵名次子,工小楷書,善畫山水,筆墨秀潤,兼能花卉。
文彥博:北宋宰相,汾州介休(今屬山西)人。他前後任事約50年之久,名聞四夷,後被封為潞國公。
文天祥: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1276年任南宋右丞相被派往元軍中談判,後被扣留。脫險後,南下福建與張世傑、陸秀夫聯合抗元。1278年被俘,作《過零丁洋》以明志。後被押送至元大都,幾經威逼利誘,始終不屈。1283年1月9日遇害。
文種:春秋時楚國人在越國任大夫,輔佐越王勾踐,君臣刻苦圖強,終於滅亡吳國。後勾踐聽信讒言,賜劍命他自殺。
文(Wen)姓出自於姬姓,是以謚號命名的姓氏。商朝末年,居於渭河的周族逐漸強盛,商王文丁感到周的威脅,借口殺了姬姓領袖季歷。季歷之子姬昌即位後,勵精圖治,深得國人擁戴,被商紂王封為西伯。後又找借口將西伯囚禁,西伯歸周後,以賢臣姜尚為輔佐,先後吞併了虞、芮、黎(今山西省長治)、崇(今河南省嵩縣)等國,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西伯在位五十年。周朝建立後,武王追諡父親西伯為周文王,後人有以此謚號為氏者,尊周文王為得姓始祖。
濟人利物雁門郡;
震古鑠今正氣堂。
——全聯典指文姓的郡望和名堂。
太學傳詩說禮;
徽州懲惡撫民。
——上聯典指晉初尚書文立,蜀漢時曾在太學傳授《毛詩》、《三禮》,歷官太子中庶子、衛尉。下聯典指明代監察御史文獻,巡按北直、雲南、河南,所到之處,貪官惡吏望風而逃,以治行卓越著稱一時。
蜀郡守興農教化;
越大夫定策滅吳。
——上聯典指西漢官吏文翁,景帝末,為蜀郡守,興修農田水利,重視教育,又在成都興羅辦學校,入學者得免除徭役,並以成績優異者為郡縣吏。武帝時令郡國皆立學校,自文翁始。卒後蜀人祀之。下聯典指春秋時越國大夫文種。越國被吳國擊破,勾踐困守會稽。文種獻計,到吳隨賂太宰嚭,得免於亡國。勾踐入吳為人質,文種主持國政,君臣刻苦圖強,終於滅了吳國。
報國縈懷,文章正氣;
啼鵑帶血,義節丹心。
——全聯為南宋民族英雄、右丞相文天祥。1278年在廣東海豐被元軍所俘,期間作《過零丁洋》詩示以抗元之志。後被押送元大都,迭經威脅利誘,始終不屈,在獄中所作《正氣歌》,尤為世人傳頌。1283年1月9日被害。文天祥《金陵驛》詩中有「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詩句,表達了身雖死而魂魄猶念宋室的心願。
吳門畫派,兼八法丹青之勝;
石室先生,擅一竿山竹之精。
——上聯典指明代書畫家文徵明,號衡山居士。擅詩文書畫,尤善書畫,工行草,精小楷。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之譽。他名重當代,學生甚多,形成了「吳門畫派」。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明四家」。世稱其畫兼有趙孟睢⒛哞丁⒒乒???O鋁?渲桿未??榛?椅耐?N耐??鍾肟桑?判πο壬?9偎痙庠蓖飫傘I蘋?竇吧剿?T?峒洌?鍪睪?藎?室喑莆暮?蕁S小兜??貳
文姓寶寶起名字雙字名應避免全用en韻母或陽平調的字。注意名的意義與"文"字的"文化"的含義相連不要產生不佳的歧義。雙字名最好首字筆畫多而末字筆畫少,單字名最好用筆畫少的字。據1998年最新統計,您的姓氏是第100大姓。您的姓氏筆畫為4 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