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一、姓氏源流
曾姓來源比較純正,據有關史料查證,主要出自姒姓,為夏禹的後裔。相傳帝舜時,鯀的妻子因夢食薏苡而生禹,故帝舜便賜予禹姒姓。據《世本》、《元和姓纂》及《姓氏考略》所載,相傳夏禹的第5世孫少康中興了夏室後,曾把自己最小的兒子曲烈封於一個叫「鄫」的地方,在今山東省蒼山縣西北。少康的這一房子孫所建的鄫國歷經夏、商、週三代,大約相襲了近兩千年,一直到春秋時代,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國所滅。這時候,懷著亡國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鄰近的魯國,並在魯國做了官。其後代用原國名「鄫」為氏,後去邑旁,表示離開故城,稱曾氏,就此世時代代承襲下來,一直流傳到今天。曾氏家族長久以來未曾有被外族或外姓冒姓的記錄,現在曾姓的中國人,都是一脈傳自太子巫,系出上古聖君夏禹,名副其實的四千年前是一家。所以,對於同姓聯婚,曾氏家族一向嚴格禁止。
二、遷徙分佈
曾氏出自山東,孔門著名弟子曾參就是山東人。曾子之後曾子方於西漢時家於長沙(今屬湖南),是為長沙房;曾項家於扶風(今陝西興平東南),是為扶風房,其後人分別遷居於冀州(治今河北冀縣)、青州(治所在今山東淄博東南)。王莽之亂時,曾據率宗族千餘人自山東南遷至廬陵(治所在今江西吉安市西南)之吉陽鄉,是為吉陽房。曾據後人曾略居於撫州南豐(今江西廣昌縣東),是為撫州房。西晉永嘉二年(308年),曾氏有一支遷居會稽(今浙江紹興)。此外,曾氏族人還遷居於韶州(今廣東韶關)、虔州(今江西贛州)、交州(今廣州)、蜀郡(今成都)、豫章(今江西南昌)、吳郡(今江蘇功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南陽(今屬河南)江夏(今湖北鄂城)、襄陽(今屬湖北)等地。唐末,曾氏開始遷往福建。清代,福建人曾賜錫移居台南,此後,閩、粵曾氏不斷有人遷居台灣,進而又有遷居海外者。目前,曾氏為台灣第16大姓,在全國大姓中排第38位。
三、郡望堂號
【堂號】
「三省堂」:孔子弟子曾參非常注意修身,每天從三方面檢查自己:(1)為人做事有沒有盡到心;(2)和朋友交往有沒有失信;(3)老師教的東西有沒有複習好。「三省堂」即由此得名。
此外,曾氏還有堂號「魯陽」。
【郡望】
魯郡:西漢改薛郡置魯國,治在魯縣(今山東曲阜)。相當今山東曲阜、滕縣、泗水等縣地。晉改為魯郡。
天水郡:西漢元鼎三年(前114年)初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縣西北)。相當於今甘肅通渭、秦安、定西、清水、莊浪、甘谷、張家川等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西晉移上邽(今天水市)。北魏相當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縣地。
廬陵郡:東漢時置郡,治所在石陽(今江西吉水東北),三國吳移治高昌(今江西泰和西北)。相當今江西永新、峽江、樂安、石城以南地區。
魯陽縣:漢置縣,治所在今河南魯山縣。
四、歷史名人
曾國藩(1811-1872):清末洋務派和湘軍首領。原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湖南湘鄉人,道光進士,曾任內閣學士、兩江總督等職,後病死於南京。有《曾文正公全集》。
曾紀澤(1839-1890):字頡剛,曾國藩長子,清末外交官。他留心時事,博覽群籍,通西文,好西學。初以蔭補戶部員外郎,後襲侯爵。光緒四年(1878年)出任駐英、法公使,1880年兼充駐俄公使。中法戰爭時力主抵抗。1885年任海軍衙門幫辦,旋為兵部左侍郎,兼總理各國事務大臣。1887年著《中國先睡後醒論》,主張「強兵」優先於「富國」。有《曾惠敏公遺集》。
曾國荃(1824-1890):曾國藩弟,字沅甫,號叔純,貢生出自。1856年起與太平天國軍作戰,1862年進圍天京(今南京),1864年7月攻陷天京,受封為一等伯爵。1866年任湖北巡撫,因對捻軍作戰失敗稱病退職。1875年又被提用,歷任陝西、山西巡撫,署兩廣總督。1884年升任兩江總督。
曾鞏(1019-1083):北宋文學家,字子固,南豐(今屬江西)人,世稱南豐先生。嘉祐進士,嘗奉詔編校史官書籍,官至中書舍人,曾為王安石所推許。散文平易舒緩,長於敘事說理,講究章法結構,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些文章對當時在位者的因循守舊表示不滿,主張在「合乎先王之意」的前提下對「法制度數」進行一些改易更革。有《元豐類稿》。另《隆平集》也題為所作。
曾子:即曾參,春秋末期魯國南武城(今山東費縣)人,他是孔子的弟子,以孝著稱。相傳《大學》是他所著,被後世儒家稱為「宗聖」。
曾(Zēng)姓出自姒姓,為夏禹的後裔,以國名為氏。得姓始祖曲烈(鄫侯)。相傳鯀的妻子因夢裡吃了薏苡而生下禹,帝舜便賜禹姒姓。夏禹的第五世孫少康中興夏室後,曾把幼子曲烈封於「鄫」地(在今山東蒼山縣)。鄫國歷經夏、商、週三代,直到春秋時才被莒國所並滅。此時,懷著亡國之痛的鄫國太子巫,出奔於魯國為官,其後裔以原國名「鄫」為氏,後去掉邑旁,表示離開故城,稱為曾氏。曾姓以仁孝禮義而著稱於世。曾姓在當今中國姓氏中排名第三十二位,在台灣排名第十六位。
源承夏禹;
姓啟鄫侯。
——全聯典指曾姓的源流。
三省堂武城堂堂堂播譽;
廬陵郡天水郡郡郡傳名。
——全聯典指曾姓的郡望和堂號。
十章傳學;
三省誠身。
——全聯典指孔子的弟子曾子:即曾參,以孝著稱。他在《大學》一書中提出「格致」(格物致知)、「誠正」(誠意正心)、「修齊」(修身齊家)、「治平」(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曾參提出「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曾參非常注意修身,每天從三方面檢查自己:(1)為人做事有沒有盡到心;(2)和朋友交往有沒有失信;(3)老師教的東西有沒有複習好。)的修養方法,「三省傳家」即由此聞名。
崇范舜雩逸致;
子皙童冠詠歌。
——上聯典指後周太子洗馬曾崇范。家中藏有九經、子、史諸書。南唐刺史賈皓帶很多錢到曾家求書,曾笑曰:文典「世亂藏於家,世治藏於國,其實一也,何估值以償耶。」「舜雩逸致」,謂其收藏經史之豐。下聯典指曾參之父曾點,字子皙。孔門七十二賢之一。與顏回之父顏無繇、孟子之父孟孫激等並祀於曲阜孔廟後部的崇聖祠。曾這樣表明自己的志向:「暮春三月,穿著春裝,和冠者(成年人)五六人、童子(小孩)六七人,去沂水中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風,一路唱歌,一路走回來。」《論語》孔子聽後大加讚賞。
天下斯文宗一貫;
古今賢哲第三家。
——全聯典指曾參。他認為「忠恕」是孔子「一以貫之」的思想,被後世儒家稱為「宗聖」。古有四大賢人:孔、顏、曾、孟,曾子排行第三,於是便有「古今道學第三家」之說。
南豐奉詔編文史;
西府精心撰武經。
——上聯典指北宋文學家曾鞏,世稱南豐先生。散文平易舒緩,長於敘事說理,講究章法結構,為王安石所推許,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年間進士,曾奉詔編校史館書籍。著有《元豐類稿》。下聯典指北宋名相曾公亮,泉州人,以熟悉法令典故著稱,主編《武經總要》。
附:
鼎新開國運;
克服振家邦。
——此聯為孫中山撰贈曾姓宗祠聯。
天下斯文宗一貫;
古今喬木第三家。
——此聯為佚名撰廣東省深圳市保安區沙井鎮新橋村曾氏宗祠聯。居住在這裡的曾姓後人崇尚詩書傳家,僅前清時便出過翰林7個進士、數十個舉人和秀才,祠前現存的10多對旗墩,便是彼時族中子弟中舉或陞官時升旗慶賀留下的遺跡。
道德春秋,學繼一宗聖;
文章唐宋,名揚八大家。
——此聯為佚名撰曾氏宗祠「養志堂」通用堂聯。
堂構相承,維凜修齊盈舊德;
宗公流慶,冀將鍾釜妥先靈。
——此聯為佚名撰曾氏宗祠「追遠堂」通用堂聯。
聖紹尼山,道德文章齊日月;
徽傳魯國,春秋俎豆永乾坤。
——此聯為佚名撰曾氏宗祠「追遠堂」通用祭祀聯。
祖德何如東魯,傳經光百代;
家風曷似南豐,修史裕千秋。
——此聯為佚名撰廣東省始興縣太平鎮東湖坪村曾氏宗祠聯。
資水如練、鳳嶺如屏,四面盡環淑氣;
孝子在周、忠臣在漢,千秋無愧宗風。
——此聯為清代曾國藩撰湖南省洞口縣高沙鎮曾氏八支祠聯。
傳大學十章,明德新民,治人當先治己;
衍孝經一冊,敬親思長,事父可通事君。
——此聯為佚名撰曾氏宗祠「養志堂」堂聯。
春風沂水,上下同流,江漢秋陽,後先合撰;
地鳳天麟,孫曾濟美,芝山霞嶼,堂構長新。
——此聯為新加坡華僑丘菽園撰福建省漳州市曾氏宗祠聯。
道統紹一貫之傳,師孔友顏,來者直開思孟;
文章擅八家之譽,接韓步柳,同時並駕歐蘇。
——此聯為佚名撰曾氏宗祠聯。
述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之傳,萬世成承厥訓;
超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而外,一人獨得其宗。
——此聯為佚名撰山東省嘉祥縣曾氏宗祠聯。上聯典出春秋末魯國南武城人曾參在《大學》一書中提出的思想。下聯典出春秋末魯國孔子所授科目:「德行、「言語」、「政事」、「文學」。
為孔氏高徒,志可與、道可傳,橋梓聯輝,不愧是父是子;
作宋朝碩輔,治有聲、政有績,棣華競秀,堪稱難弟難兄。
——此聯為佚名撰曾氏宗祠「宗聖堂」通用聯。
蒲田分派,瓊島移居,百餘年廟貌重新,惟長念水源木本;
閩矯登科,陵陽作宰,廿數世鳳徽共仰,願不忘祖德宗功。
——此聯為中國科舉制度末期廣東最後一個解元、清末先進的思想家教育家曾對顏撰海南省海口市邁德村曾氏宗祠聯。全聯44個字概括了曾氏移民的歷史,濃縮了移民的文化。
姓肇武城,溯明新綿遠,經義流芳,由古至今,錫爵封賢昭閥閱;
基開寧化,念石壁生支,嘉應衍族,邑遷台疆,濃山沂水顧蒸嘗。
——此聯為佚名撰曾氏宗祠「武城堂」通用堂聯。
曾姓寶寶起名字最好不用聲母是zh.c.s的字為名,雙字名應避免全用z聲母.eng韻母或陰平調的字。最好不全用上下結構的字。注意名的意義與"曾"字的多音字"曾"的"曾經"的含義相連不要產生不佳的歧義。據1998年最新統計,您的姓氏是第38大姓。您的姓氏筆畫為12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