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
上古周武王將兒子叔虞,分封為唐地的首領,而唐地有條河流叫晉水,所以叔虞的兒子就將地名改為晉,並建立了晉國。晉國就在現今山西太原一帶。到了春秋時代,晉國的公族開始用國名代替姓。晉姓先人還有:晉騭,宋朝的州官,他到房州做州官時,遇上兵亂,百姓鬧饑荒,他令軍隊墾荒種田,豐收後,將糧食分給百姓。他還修建學校,讓平民百姓的小孩也有書讀。晉爵,明朝文官,又能帶兵,文武雙全,性格剛正,後來討厭官場,就回鄉去了。
晉(Jin )姓出自姬姓,為周武王后代,以國名為氏。周武王第十三個兒子叔虞受周成王封於唐,稱為唐叔虞,他的兒子燮父繼位之後,遷都到晉水之濱,改國號為晉,傳到二十代,子孫就以國為姓。到了春秋時代,韓、趙、魏三家分晉。原晉國王公之族被廢為庶人,晉侯二十代孫晉靜公被趕到屯留(今山西屯留縣)居住,子孫遂以原國名為姓,是為晉姓。故晉氏後人奉唐叔虞為晉姓的得姓始祖。
祖啟叔虞,宗開燮父;
源承姬姓,望出平陽。
——全聯典指晉姓的得姓源流和郡望。
祭酒尊師好古;
知州養士助貧。
——上聯典指東漢京兆人晉馮,明帝時官京兆祭酒。好古樂道,後被班固推薦給東平王劉蒼。下聯典指宋代人晉應祖,任知州時,每月拿出公帑(Tǎng音倘,指國庫中的金帛)二十千資助貧窮的讀書人。
重耳強軍成霸主;
靜公啟姓鑄豐碑。
——上聯典指春秋時晉國國君晉文公(前697-前628),名重耳。獻公次子。驪姬之亂,重耳出奔,在外十九年,歷經狄、衛、齊、曹、宋、鄭、楚、秦諸國。任用狐偃、趙衰等人,整頓內政,增強軍力,使國力復強。城濮之戰大敗楚、陳、蔡三國軍,會諸侯於踐土,遂成霸主。下聯典指晉侯二十代孫晉靜公。
捐俸活民傳美德;
墾荒辦學布芳名。
——上聯典指明代館陶知縣晉調元,大饑之年,捐俸煮粥活民,備受稱道。下聯典指宋代房州知州晉騭,做州官時頗有政績。他令軍隊墾荒種田,召集鐵、木匠修制軍器農具,倉廩富足,遂將糧食分給百姓,免其徭役。他還修建學校,勸民入學,免其役稅以獎之。
附:
著書文士;
樂道名師。
——佚名撰晉姓宗祠聯。上聯典指晉代尚書郎晉灼。著有《漢書音義》。下聯典指東漢京兆祭酒晉馮。
教開墾以足軍人,不呼庚桂;
了帑錢而給士子,無慮水薪。
——佚名撰晉姓宗祠聯。上聯典指宋代名人晉應祖事典。下聯典指宋代名人晉勝事典。
月上高樓,溫馨萬戶全家福月上高樓,溫馨萬戶全家
晉姓寶寶起名字最好不用聲母是q.x的字為名,雙字名應避免全用j聲母.in韻母或去聲字。最好不全用上下結構的字。注意名的意義與"晉"字的同音字"進"的"進去"含義相連不要產生不佳的歧義。您的姓氏筆畫為10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