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名字,是他在社會上使用的個人符號而已,但中國人對子女的命名歷來十分重視。古代時,嬰兒誕生三個月或滿一百天,父母就要擇吉日為他剪髮,然後為他命名。這種命名,多由父親帶了禮物到長者或是家庭中有威望的人家,請他們為小孩取個名字,也有的人家唯恐所取的名字與小孩的生辰八字有妨礙,故常有請算命先生推算了小孩的五行盈缺後,有針對性地代取;還有的人家則乾脆請神賜名,以免有所險失。
人的名字有小名(又叫乳名)與學名(大名)之別。揚州有俗話說:「要得好,小名字叫到老。」古人取乳名時,總是有一定的緣由的。這種緣由又顯示出乳名命名的一些規律。
一、以先為序。過去的人們文化水平低,又受到經濟條件的限制,加上不理解計劃生育的好處,只是依著出生的順序取個乳名,如:老大、老二、小三子、四妹……也有的將孩子的屬相夾雜其中,如:大龍、二牛、三羊……
二、以重為憑。小孩出生之前,家長事先準備好一桿秤、一隻籃子,將小孩放在籃子裡稱出體重,以其體重加上家長投放進籃子裡的「吉祥物」的重量作為小孩的名字。這種吉祥物,有的是母親年輕時剪下珍藏的髮辮,取其「發達」、「發財」之意;有的是父親用過的舊帽子,取其「陞官(冠)」之意等等。如魯迅小說中的「七斤」和他的祖母「九斤」老太等。在稱秤時也有為男孩在籃子中加上一本書或一隻算盤,為女孩加上一把剪刀或尺子的。
三、以賤為貴。如前面提到的以牛、羊等牲畜作名字(但未有人用「鼠」、「蛇」作名字),舊時人們認為「賤」名的人容易成長。
四、以卑為尊。出於同樣的原因,舊時有著眼為小孩取名時加上「奴」、「亞」等字眼,還有的專門針對小孩身體上的缺陷取名,如:「小眼」、「扁頭」等等。
五、以陰為陽。舊時人們生了男孩,心裡自然高興,但又擔心「命中無子」,出於欺騙「閻王老爺」的目的,對外稱為生了女孩,故以「丫頭」、「二妹子」取作名字,有的還為男孩打上小辮、穿上耳環,或是取名叫「連弟、跟弟」之類。
六、以數為紀。舊時,人們多以小孩父母生養該小孩那年的歲數取作小孩的乳名,比如父親或母親生養時已42歲了,小孩就叫「四二子」,這種做法有2層意思:一是自己已42歲了,這個小孩來得不易,要好好待她;二是自己年齡已不小了,再生養會惹人笑話的。出於第二層意思,有的人家乾脆就給小孩取名叫「多子」,以示「嫌惡」。
七、以疊為親。這種取名方法以同字重疊,如:晶晶、明明、浩浩等,叫起來悅耳、順口,顯得十分親暱,但往往會造成大量的同名重複,在與人交往時帶來麻煩。
八、以強為榮。曾因生來瘦弱而被算命先生判定「命中難養大」的小孩,舊時多以認義父母的方式來增強小孩的生命力,取名也便成了義父母的義務。這種義母多是多子女的,他們為小孩取的名字也多為吉祥福壽及健壯的字樣,如:貴兒、富兒、大虎子、金鎖、永剛等等。這種認干親的做法,舊時在老揚州十分普遍,干父母多與小孩的親父母友好,而且喜歡小孩。其為小孩所取的名字,一般要同自己所生的小孩「排行」一致。認親是件大喜事,要擇日,擺酒席,並以小孩名義贈給干父母帽子、鞋子和衣料;干父母也要贈給干子女木製飯碗(不易打碎)、筷子和一個長命鎖或鎖片,這種關係多維繫至三歲為止。
民間還有寄名寺廟裡的佛像、神位及樹石為干父母的,一般至十六而止。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人們在給小孩起乳名時已不再保留那些帶有迷信色彩的做法。但是,通常在所命之名中依然注重表示出吉祥、美好和文明之意,以求得一種心理上的滿足,應該說,這種影響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
如何起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