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老外如何取中文名

請輸入關鍵詞:

看老外如何取中文名

  經常看新聞的人,可能會知道陸克文、洪博培和彭定康都是外國人的名字,分別是澳大利亞總理Kevin Rudd、美國駐華大使Jon Huntsman和香港最後一任英國總督Chris Patten。可是郝睿強、高平、江森海這些名字,如果是在報紙上第一次看到,你未必能分辨出他們仍然不是中國人:他們是德國西門子公司中國區總裁Richard Hausmann、加拿大旅遊局駐京代表處的首席代表Derek Galpin和南鑼鼓巷創可貼創意店的英國主人Dominic Johnson-Hill。

  在華的外國人取個中文名,以便更親切地跟中國人打交道,這已經不是新鮮事。不過今天的情形是,當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日漸增強,匯聚到中國的外國人越來越多,老外起中文名成了慣例,甚至居住在國外、工作職務跟中國沒有直接聯繫的外國人也開始起中文名,而且名字更加講究———我們讀報時真得當心,別把人家的國籍弄混了。

  取中文名風潮不斷蔓延

  改革開放後,外國人取中文名之風從各國駐華使節開始。如中美建交之後美國的第二任駐華大使就有了中文名「恆安石」,包括後來的芮效儉、李潔明還有去年由奧巴馬提名、精通中文的洪培博。在日漸頻繁的國際交往中,這樣的風氣很快蔓延到其他國家和崗位,如現任法國駐華大使蘇和、意大利駐華大使謝颯;各國大使館的旅遊參贊或旅遊局駐華首席代表們也多有中文名,像菲律賓的柯茉莉、泰國的鄭璧文……

  幾乎所有跨國公司中國區總裁現在也都有自己的中文名。如麥當勞的前任總裁施樂生、GE的羅邦民、路虎的狄思豪。合資企業中錄華納的總裁Tony Vaughan,中文名沒有音譯為「范東尼」,而是有個更中國化、意味悠長的名字「方東林」,他說,希望公司業務如東方的樹林,愈發茂盛。有人分析,「入鄉隨俗」在中國生意經中屬於有拓展性的條款, CEO的小小中文譯名裡蘊含著豐富的「本土化」想像空間。

  中國作為最大的新興經濟體,市場地位越發重要,一些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領袖包括跨國公司的全球總裁,也開始取中文名面對中國媒體和公眾。比如北約前秘書長Jaap de Hoop Scheffer,就擁有一個古雅的中文名「夏侯雅伯」。百事可樂的印度籍女總裁,中文名叫「盧英德」。不久前辭職的通用汽車CEO Fritz Henderson,不再譯成「亨德森」,而是叫「韓德勝」。倫敦證券交易所主席Chris Gibson-Smith也不再叫「吉布森」,而是「高博深」。他每隔幾年來中國一次,遊說企業在英上市,去年中國創業板開啟,他曾再次現身北京。

  擁有中文名的還有海外的漢學家群體,比如史景遷、孔飛力和馬悅然。當然更多的還是在華留學和就業的普通外國人,記者就見過一位西班牙的攝影師金浩(Jorge Ramirez)、法國女孩叫施靜怡(Stephanie),還有在北京的一家NGO工作的美國人何樂(Hush Johnson)。

  中外朋友發動智慧取名

  來華的外國人取中文名的風潮在歷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日本遣唐使中有一位阿倍仲麻呂,唐玄宗賜名晁衡在朝廷做官50多年直到去世。明清時,歐洲的傳教士湯若望和南懷仁受到朝廷器重。民國時期,來華歐美人士掀起了起中文名的高潮,有美大使司徒雷登、將軍史可威,還有學者費正清。新中國成立後,確立了外國人名統一的音譯規則,由新華社掌握標準。直到改革開放後,John翻譯成約翰,Mary翻譯成瑪麗這樣死板的規定,已不能滿足日益密切的國際往來中外國人個性化的需要,起個地道的中文名的風氣重新回潮。

  老外的中文名一般都是中外朋友或同事給取的。比如費正清的名字當初就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婦所取,既有正直清廉之意,又與他的英文名John King Fairbank諧音。創可貼店的江森海說,他的名字是社科院的朋友取的。來了中國兩年的Timothy說,他在五道口學漢語時,老師給班裡每個學員都起了中文名,他的名字取為柯太奇。

  其實,外國人取中文名如何達到信、達、雅的效果,很考驗起名人的智慧。那些跨國公司CEO們取中文名,通常需要公關部門依照嚴格的標準和工序進行:將外國名字的讀音譯為漢語;在讀音接近的漢字中,精選出與性格最匹配、個人偏愛或與公司有聯繫的漢字,拼疊在一起;查看發音和字形、字意是否協調;最後還要考慮整體意像是否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觀。

  普通外籍員工取中文名就要輕鬆一些,中外朋友之間常能碰撞出不少火花。比如某公司ERP部門新來的荷蘭人請部門同事幫家人起中文名,他們重新為他的太太和兩個兒子取名:韓雅嵐(Elsa)、韓嚴達(Xander)、韓硯池(Jens)。吳先生就職於某建築師事務所,辦公室裡的兩位外國同事打趣要他幫忙取中文名,於是美籍西班牙人Roberto獲得了「蘿蔔頭」的名號,而荷蘭同事Kenzo Oijevaar,則在「奧耶瓦爾·肯佐」和「熬夜娃兒·啃粥」兩個名字中,欣然選擇了後者。

  有些中文名只是擺設

  中文名在許多老外的生活中越來越重要。許多精通中國文化的外國人會自己起中國名字,有的十分個性化、念來朗朗上口,身邊的人都會用它來稱呼。比如有一個加拿大小伙子給自己取名叫「加漢」;一位法國人則給自己取名「承明」(百家姓裡還真有這個姓,許多中國人可能都不知道);一位外國人因為自己的英文姓名首字母是A和B,就給自己起名叫阿布:他們都喜歡朋友們喊自己中文名字。更不用提那些中國通,像大山、曹操、金玉米,他們享譽天下的正是其中文名。

  對於有些老外而言,取中文名只是為了在職場上拉近與中國人的距離,實際的溝通中卻用得很少———對這些人來說,中文名還只是個擺設。職業翻譯許建應接觸過許多老外都有中文名,比如,有一個外國生意人Hofmann取名叫何富民,一個美國使館的工作人員Matthew Dolbow被稱為竇爾博,雖然大家都覺得有趣,可也只是一笑了之,平時稱呼還是叫英文名。在外企,英文名才是通用的稱呼。在一家外資公關公司工作的張慧平告訴記者,作為中國員工,平時大家都叫他的英文名Justin,更別提公司的外籍同事了———雖然他們都有中文名,但用得少。

看老外如何取中文名相關內容
取名免費測名字
男孩取名大全
女孩取名大全
英文名字大全
免費取名參考
性格測試命理分析
取名網取名參考
取名網黃歷萬年曆
取名網實用查詢
情侶測試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