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攘
簡體:攘
繁體:攘
讀音:rǎng
拼音:rang
部首:扌
五行:水
攘
(形声。从手,襄声。本义:推让,退让)
同本义 [politely and modestly decline;make a concession;give in]
攘,推也。--《说文》。谓推手使前拱揖之容也,字亦作儴。
左右攘辟。--《礼记·曲礼上》
小子何敢攘焉。--《史记·太史公自序》
随流而攘。--《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却退也。”
盛揖攘之容。--《汉书·礼乐志》
合于尧之克攘。--《汉书·艺文志》
排斥,努力消去 [reject]
攘,除也。--《广韵》
攘夷狄。--《公羊传·僖公四年》
反离谤而见攘。--《楚辞·七谏·沉江》
攘白翟之地。--《国语·
攘rǎng
⒈排斥,排除:~敌。~除。~弃。
⒉偷,窃取。
⒊侵夺:~夺。
⒋撩起,挽起:~袖。
⒌[攘攘]纷乱:熙熙~ ~。
────────────────—
攘rang 1.退让;谦让。后作"让"。
────────────────—
攘rang 1.通"禳"。祈禳。 2.通"穣"。众多,丰盛。参见"攘攘"。 3.通"躟"。疾行貌。
────────────────—
攘ning 1.见"抢攘"。
────────────────—
攘xiǎng 1.馈食。
攘字編碼:
五筆98:RYKE 倉頡:QYRV 四角號碼:50032 UniCode碼:U+6518 規範漢字編號:6421
攘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7799,第12捲上,手部第13字 [康熙字典]:頁463第11
起名字典:
攘
本義指推讓,退讓,也有努力消去。退讓之義。(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90次)
康熙字典:
攘
康熙筆畫:21畫
rǎng
1<動>排除;排斥。《出師表》:「庶竭駑鈍,~除奸凶。」
2<動>偷盜;竊取。《孟子?滕文公》:「今有人日~其鄰之雞。」
3<動>侵奪;奪取。桓寬《鹽鐵論?非鞅》:「是以征敵伐國,~地斥境,不賦百姓而師以自贍。」
4<動>挽起;撩起。《書搏雞者事》:「使匹夫~袂群起以伸其憤。」
5<動>容納;忍受。《楚辭?離騷》:「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詬。」
6<動>擾亂。《淮南子?兵略》:「此四君者,皆小有過而莫之討也,故至於~天下。」
【攘攘】多;盛。
【攘善】掠人之美。攘,竊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