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火
簡體:火
繁體:火
讀音:huǒ
拼音:huo
部首:火
五行:火
性刚果断,中年有灾难,病凶恶煞,晚年隆昌。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fire]
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说文》
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春秋·元命苞》
离为火。--《易·说卦》
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左传·昭公九年》
火,日气也。--《论衡·诘术》
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左传·宣公十六年》
国曰灾,邑曰火。--《谷梁传·昭公九年》
大者曰灾,小者曰火。--《公羊传·襄公九年》
火烧令坚。--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火令药熔。
又如:火链(
火huǒ
⒈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烈~熊熊。若~灼人。〈喻〉紧急:~速增援。十万~急。
⒉焚烧:~攻。〈喻〉急躁,发怒:~气大。他冒~了。莫发~嘛。
⒊红色:~鸡。
⒋同"伙":~伴。
⒌兴隆:生意~起来了。
⒍中医指引起发炎、红肿、烦躁等症状的病因:上~了。要败~。
⒎五行之一:金木水~土。
⒏〈古〉兵制,十人为"一火"。
⒐枪炮弹药:军~库。开~炮轰。
⒑[火药]炸药的一类。〈古〉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多用作燃药或发射药。
⒒[火力]武器射击的威力。
⒓[火线]
1作战时双方枪炮子弹交接的地带。〈喻〉斗争最尖锐最激烈的地方。
2电路中输送电的电源线。
⒔[火花]迸发的火焰。
⒕[火柴]细木条(现今有塑料条或纸条)的一端蘸上磷、硫等,能摩擦生火的东西。
────────────────—
火huō 1.方言。缺豁。
火字編碼:
五筆98:OOOO 倉頡:F 四角號碼:90800 UniCode碼:U+706B 規範漢字編號:0164
火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6380,第10捲上,火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665第01
起名字典:
火
本義指物體燃燒所發的光、焰和熱,後也引申為緊急,急躁,發怒,焚燒等。(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8910次)
康熙字典:
火
康熙筆畫:4畫
huǒ
1<名>火;火焰。《五蠹》:「有聖作,鑽燧取~以化腥臊。」
2<形>比喻緊急,急迫。武則天《臘日宣詔幸上苑》:「明朝游上苑,~速報春知。」
3<形>比喻激動、暴躁、憤怒。白居易《感春》:「憂喜皆心~。」
4<名>古代軍隊的建制單位,十人為「火」。柳宗元《段太尉事狀》:「皆解甲,散還~伍中。」
5<名>同「伙」,同伴。《木蘭詩》:「出門看~伴,~伴皆驚惶,。」
6<名>古代星名,又叫「心宿」。《詩經?七月》:「七月流~,九月授衣。」
7<名>五行之一。《尚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