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皮
簡體:皮
繁體:皮
讀音:pi
拼音:pi
部首:皮
五行:水
奔波勞苦,事勞無功,一生多災難,幸福之字。
皮〈動〉
(會意。金文字形上面是個口,表示獸的頭;一豎表示身體;右邊半圓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漢字部首之一。本義:用手剝獸皮)
同本義 [peel]
皮,剝取獸革者謂之皮。--《說文》
皮,剝也。--《廣雅》
皮面抉眼。--《戰國策·韓策》
皮瓠以為蓄。--《釋名》
又如:皮面
酥脆的東西變韌 [become soft and soggy]。如:花生放皮了;餅皮了
皮 〈名〉
獸皮 [hide]。帶毛叫皮,去毛叫革。引申指人的皮膚或動植物表面的一層組織 [skin]
孤執皮帛。--《周禮·大宗伯》。注:「虎豹皮。」
儷皮。--《儀禮·士昏禮》。注
皮pi
⒈動物或植物體表的組織:表~。~開肉綻。羊~。樹~。麥~。
⒉用皮製作的:~包。~大衣。
⒊表面,淺薄:~面。地~。浮~。
⒋包在外面的東西:包~。封~。
⒌薄片狀的東西:鐵~。豆腐~。海蜇~。
⒍韌性製成品,特指橡膠製成品:~糖。~球。~筋。橡~。
⒎淘氣,不老實:頑~。
皮字編碼:
五筆98:BNTY 倉頡:DHE 四角號碼:40247 UniCode碼:U+76AE 規範漢字編號:0336
皮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1978,第03卷下,皮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790第12
起名字典:
皮
金文字形上面是個口,表示獸的頭;一豎表示身體;右邊半圓表示已被揭起的皮。(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640次)
康熙字典:
皮
康熙筆畫:5畫
pi
1<名>皮。《左傳?僖公十四年》:「~之不存,毛將安傅。」
【又】比喻表面,淺薄。《史記?酈食其傳》:「以目~相,恐失天下之能士。」
2<名>皮侯,獸皮製的箭靶。《儀禮?鄉謝禮》:「射不主~。」
3<動>剝去皮。《史記?刺客列傳》:「因自~面抉眼。」
【皮裡陽秋】皮裡,心裡。陽秋,即《春秋》,其記事原則是寓褒貶於字裡行間,不外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