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口
簡體:口
繁體:口
讀音:kǒu
拼音:kou
部首:口
五行:木
食禄齐美,口才伶俐,重情失败,中年劳神,晚年吉祥。
口〈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mouth]
口,人所以言食也。--《说文》
且夫口三五之门也。--《国语·晋语》
口之为言达也。--《春秋·元命苞》
口者心之门户。--《鬼谷子·捭阖》
勺饮不入口七日。--《左传·定公四年》
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又如:口腹(指饮食);口分(口福);口滑(指吃东西失去控制;说话不谨慎);口辅(面颊。辅:颊);口眼弗闭(放心不下;死不瞑目);口里摆菜碟儿(比喻嘴
口kǒu
⒈嘴,人与动物进食的器官,也是某些动物或高等动物发声器官的一部分:张~。~燥唇干。
⒉说话:~音。~若悬河。
⒊容器通外面的部分:杯~。花瓶~。坛子~。
⒋出入通过的地方:道~。门~儿。街~儿。海关~。长江~。
⒌特指我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北。喜峰~。
⒍破裂的地方:裂~。伤~儿。上衣破了个~子。
⒎锋刃:刀~。
⒏骡、马等的年龄(因可由牙齿的多少及磨损程度看出来):这匹马是五岁~。
⒐中医诊脉,将离手掌后一寸的手腕经脉处叫"寸口",简称"寸"或"口"。
⒑量词:
1指人:一家三~。
2指牲畜:几个牲~。两~猪。
3指器物:两~井。四~刀。
⒒[口吃]说话结巴。
⒓[口实]话柄,借口。
⒔[口吻]
1从语气间表露出来的感情意思:嘲讽的~吻。
2某些动物(如鱼、狗等)突出的嘴、鼻部分。
⒕[口气]
1说话的气势:好大的~气。
2指言外之意,话语中透露出来的意思:听她的~气。
3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教训人的~气。
⒖[口舌]
1劝说、交涉或挑拨等的言词:颇费~舌。
2 争吵或因谈话引起的纠纷。
⒗[口角]
1〔~角〕嘴边。
2〔~角〕吵嘴。
⒘[口号]号召群众或表示纪念等的精短语句。
口字編碼:
五筆98:KKKK 倉頡:R 四角號碼:60000 UniCode碼:U+53E3 規範漢字編號:0038
口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0779,第02捲上,口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171第01
起名字典:
口
口腔器官,容器通外面的部分。(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370次)
康熙字典:
口
康熙筆畫:3畫
kǒu
1<名>嘴。《齊桓晉文之事》:「為肥甘不足於~與?」
2<名>人口。《治平篇》:「視高、曾時~已不下五六倍。」
3<量>(一)個。用途廣泛。《晉書?劉曜載記》:「獻劍一~。」《水經注?資水》:「水南十里有井數百~。」
4<名>器物的口。《賣油翁》:「乃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
5<名>進出的通道。《石鍾山記》:「彭蠡之~有石鍾山焉。」《桃花源記》:「山有小~,彷彿若有光。」
6<名>刀劍的刃。《水滸傳》:「砍銅剁鐵,刀~不卷。」
7<名>中醫指寸脈。《史記?扁鵲見倉公列傳》:「切其脈時,右~氣急。」
【口面】爭吵。
【口淺】口快;說話直截了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