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蟲
簡體:
繁體:
讀音:chong
拼音:chong
部首:蟲
五行:金
蟲字編碼:
五筆98:JHNY 倉頡:LMI 四角號碼:50136 UniCode碼:U+866B 規範漢字編號:0423
蟲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8739,第13捲上,蟲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1076第19
起名字典:
蟲
指昆蟲和類似昆蟲的小動物。(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50次)
康熙字典:
蟲
康熙筆畫:18畫
chong
1<名>爬蟲,昆蟲,蟲子。《游褒禪山記》:「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魚、鳥獸,往往有得。」《捕蛇者說》:「去死肌,殺三~。」
2<名>動物的總稱。《女媧補天》:「狡~死,顓民生。」
huǐ
<名>毒蛇。《山海經?南山經》:「羽山……無草木,多蝮~。」(蝮蟲:蝮蛇。)
【注】蟲,「蟲」,原是音義都不相同的兩個字。「蟲」為二義,音huǐ;「蟲」為一義音chong。今「蟲」簡化為「蟲」。
【蟲沙】舊時比喻戰死的士兵或罹難的百姓。羅隱《投湖南於常侍啟》:「物匯雖逃於芻狗,孤寒竟陷於~。」(物匯:物類,指萬物。)
【蟲書】1.秦代文字八種之一。因像鳥形,故名。2.指蟲子蛀蝕的痕跡曲屈像篆書。
【蟲豸】1.泛指昆蟲類小動物。班固《漢書?五行志中之上》:「~謂之孽。」2.比喻下賤人(罵人的話)。陳壽《三國誌?吳書?薛綜傳》:「日南郡男女裸體,不以為羞。由此言之,可謂~,有靦面目耳。」(靦: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