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巴
簡體:巴
繁體:巴
讀音:bā
拼音:ba
部首:巳
五行:水
幼年多灾,中年劳苦,晚年隆昌,欠子之字,一生平凡。
巴
(象形。小篆象蛇形。本义:大蛇)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蛇 [big snake]
巴,巴虫也,或曰食象蛇。--《说文》
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山海经·海内南经》。注:“说者云,长千寻。”
朱卷之国,有黑蛇青象,食象。--《山海经·海内经》。注:“即巴蛇也。”
因加热、干燥或粘结而成的东西 [crust]。如:盐巴;泥巴;锅巴
古族名;古代国名,辖境在今四川省东部 [Ba]
西南有巴国。--《山海经·海内经》。注:“今三巴是。”
巴人以比翼鸟。--《周书·王会》
秦西有巴戎。--《荀子·彊国》。注:“巴在西南,戎在西,皆隶属。”
古
巴字編碼:
五筆98:CNHN 倉頡:AU 四角號碼:77717 UniCode碼:U+5DF4 規範漢字編號:0178
巴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9702,第14卷下,巴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327第01
起名字典:
巴
本義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大蛇。寓指盼望、期望。(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740次)
康熙字典:
巴
康熙筆畫:4畫
bā
1<名>一種大蛇,篆體巴字似蛇形。《山海經?海內南經》:「~蛇食泉,三歲而其骨。」
2<名>古國名。《過秦論》:「西舉~蜀。」
3<動>熱切盼望。《智取生辰綱》:「~到東京時,我自賞你。」
4<動>緊貼;靠近。《孫吾空三打白骨精》:「前不~村,後不靠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