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虎
簡體:虎
繁體:虎
讀音:hǔ
拼音:hu
部首:虍
五行:水
性刚果断,身弱多病,中年多灾,晚年吉祥。
虎〈名〉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
同本义 [tiger],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Panthera tigris),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
虎,山兽之君。--《说文》
阚如虓虎。--《诗·大雅·常武》
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
苛政猛于虎。--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气吞万里如虎。--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又如:虎螭(虎与龙);虎啸(虎吼叫);虎跃(猛虎腾跃);虎残(虎口余生)
凡伤害物
虎hǔ
⒈通称老虎。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间杂。性凶猛,捕食其它的兽,有时伤人。它是受保护的珍稀动物,严禁猎杀食用。
⒉〈喻〉勇猛,威武:~将。
⒊同"唬"。
⒋[虎穴]老虎藏身的洞穴。〈喻〉危险的地方:不入~穴,焉得虎子。
⒌[虎口]
1〈喻〉危险的境地:~口余生。
2手上拇指与食指相交的部位。
虎字編碼:
五筆98:HWV 倉頡:YPHU 四角號碼:21217 UniCode碼:U+864E 規範漢字編號:1071
虎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3100,第05捲上,虎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1073第03
起名字典:
虎
通稱老虎。後喻指勇猛,威武。(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22000次)
康熙字典:
虎
康熙筆畫:8畫
hǔ
1<名>老虎。《周處》:「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並皆暴犯百姓。」
2<形>比喻凶狠殘暴。《屈原列傳》:「秦,~狼之國,不可信。」《赤壁之戰》:「曹公,豺~也,挾天子以征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