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帙
簡體:帙
繁體:帙
讀音:zhi
拼音:zhi
部首:巾
五行:火
帙
(形聲。從巾,失聲。本義:包書套子,用布帛製成)
同本義 [cloth slip-case for a book]
帙,書衣也。--《說文》。今人謂之函。
合為三帙,三十卷。--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序》
又如:帙帷(包書的布套)
書;書的卷冊、卷次 [book;volume]
聚帙數萬,多朱黃塗乙處。--宋·葉適《京西運判方公神道碑》
詩賦篇帙繁多,不入《詩經》,而自為-略。--清·章學誠《校讎通義·補校「漢藝文志」》
又如:道帙(道家的書);一帙(一冊書;一套書)
帙
整理書籍 [rearrange the books]
書亂誰能帙,杯乾自可添。--杜甫《晚晴》
帙(帙)zhi包書的套子。又把書一套叫"一帙"。
帙字編碼:
五筆98:MHTG 倉頡:LBHQO 四角號碼:45280 UniCode碼:U+5E19 規範漢字編號:3925
帙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4862,第07卷下,巾部第33字 [康熙字典]:頁330第04
起名字典:
帙
包書套子,用布帛製成。(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30次)
康熙字典:
帙
康熙筆畫:8畫
zhi
1<名>包書的布套。潘岳《楊仲武誄》:「披~散書,屢睹遺文。」
2<量>用於書籍。白居易《長慶集?後序》:「凡五~,每~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