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櫱
簡體:櫱
繁體:櫱
讀音:nie
拼音:nie
部首:
五行:木
櫱
(形聲。從木,薛聲。本義:被砍去或倒下的樹木再生的枝芽)
同本義 [tiller]
若顛本之有由櫱。--《書·盤庚上》
苞有三櫱。--《詩·商頌·長髮》。朱注:「櫱,旁生萌櫱也。」
非無萌櫱之生焉。--《孟子·告子上》
尋木起於櫱栽。--《文選·張衡·東京賦》。注:「斬而復生曰櫱。」
又如:槎櫱(砍伐幼林)
植物的芽 [sprout]
茶之佳品,芽櫱細微,不可多得。--王觀國《學林》
如:櫱芽(草木萌生的新芽)
櫱
通「糱」。高 [high;tall]
宋王築為櫱台。--《呂氏春秋·過理篇》
櫱
生芽的米 [budded rice]
櫱,芽
櫱(櫱)nie樹木砍去後或倒下後又長出來的新芽:萌~。又泛指稻、麥等植物在莖的基部長出來的分枝:分~。
櫱字編碼:
五筆98:ATNS 倉頡:THJD 四角號碼:44904 UniCode碼:U+8616 規範漢字編號:6423
櫱字出處:
[康熙字典]:頁1069第07
起名字典:
櫱
樹木砍去後或倒下後又長出來的新芽。(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90次)
康熙字典:
櫱
康熙筆畫:23畫
nie
<名>被砍去或倒下的樹木再生的枝芽。《漢書?貨殖傳》:「然猶山不茬~。」
【引】植物的芽。王觀國《學林》:「茶之佳品,芽~細微,不可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