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福布斯》雜誌公佈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中,德國零售商阿爾布萊希特兄弟以230億美元和181億美元資產分列第3名和第14名,並蟬聯為歐洲首富。那麼他們是如何苦心經營,由不見經傳的食品店主演變為海內外赫赫有名的零售業巨商的呢?
歷經磨難
上世紀20年代初,卡爾和泰歐·阿爾布萊希特相繼出生於德國埃森市郊的小鎮舍內貝克。兄弟倆自幼家境貧寒,作為魯爾煤礦工人的父親早年因塵肺病失去了工作,母親只好在市郊礦工生活區開辦了一家食品小店,以補貼家用。生活的窘迫使得兄弟倆十幾歲便結束了學業,早早走上謀生之路。一家人的生活剛有起色,但二戰的爆發又中斷了他們的平靜生活,兄弟倆相繼被徵入伍,一直到1945年才從戰俘營返回故鄉。
當時國內市場百業凋零,兄弟倆四處求職,卻屢屢碰壁。適逢不久後母親辭世,於是他們接管了母親留下的那間窄小的食品店。由於資金拮据,對於這家小食品店他們根本沒有能力進行修繕,只能出售一些飲料、罐頭等本小利薄的商品,慘淡經營。他們不斷謀求生意的擴展,但一直苦無良策。
峰迴路轉
一個偶然機會成了卡爾和泰歐人生中重要的轉折點。一天,當他們路過當地一家商店時,發現進出購物的人絡繹不絕。出於好奇,他們瀏覽了店門前的促銷廣告,其做法是:購物時附贈優惠券,年底憑優惠券可按原累計購物金額的3%免費領取等值商品。原來人們是衝著年底贈物而來的,兄弟倆由此得到了啟發。但他們並沒有盲目模仿,而是進行了深入思考:如果年底物價上揚,顧客手中的優惠券就會貶值。進一步說,如果商家無力兌現,優惠券無異於空頭支票。經過深思熟慮,他們決定推出更為穩妥的即時讓利對策,宣佈凡店內出售的商品在當地最低價格的基礎上再減價3%,並承諾如達不到上述價格水平,可向商店索回差價,商店還將提供獎勵。從此,兄弟倆的小店人頭攢動,每天的營業額翻了幾番,他們的創業取得了成功。
20世紀60年代全球零售業進行了新的整合,兄弟倆預感到新型折扣零售業的前景不可限量,進而發現了自己的使命。1962年,他們在多特蒙德開辦了第一家取名為阿爾迪(ALDI)的折扣商店,它分別取自阿爾布萊希特(Albrecht)和折扣(Discount)的前兩個字母,體現出他們投身折扣零售業的理想。此後,阿爾迪堅持服務大眾的經營原則,加上提供的商品質優價廉,不僅低薪階層對此情有獨鍾,甚至連一部分中產階層也大加青睞。據統計,目前德國75%的居民經常在阿爾迪採購。
恪守誠信的原則一直被阿爾布萊希特兄弟奉為圭臬,這主要體現在阿爾迪同顧客及供貨商公平無私的關係上。
首先是保證商品寧缺勿濫。阿爾迪選擇供貨商的標準是既看價格,更重質量。凡廠商的供貨阿爾迪均定期提交給德國質量監督權威機構「商品檢驗基金會」檢測,除得分良好的予以認可外,其餘即使得分合格也不會得到定單。新產品接受定貨後,首先要在部分商店進行至少3個月的試銷,得不到顧客賞識,同樣會被除名。
其次是質量控制十分嚴格。商店平日注重對商品的抽樣檢查,經常讓品嚐師蒙上眼睛品嚐出售的食品,發現問題即對廠商提出警告。
質量出現問題比較嚴重的,阿爾迪則解除收購合同並索賠損失,因而供貨商不敢在質量上有絲毫懈怠。同時,為了企業的形象,外觀稍差一些的商品阿爾迪從來都不擺放到貨架上,像顧客挑剩的水果、蔬菜、麵包等,每天關門後均作為垃圾倒掉。至於顧客對所購的商品不滿意,不用做出任何解釋,阿爾迪均予以退貨。
再者是信守諾言,以誠取信。阿爾迪曾提出,在原來價格水平上,只要成本下降,就繼續對顧客讓利銷售。每當廠商降低供貨價格時,阿爾迪不等新貨上架,就馬上更換原有商品標價,寧可承受存貨高價低賣的損失,也要兌現讓利於消費者的承諾。
對於大多依賴阿爾迪而生存的供貨商,阿爾迪同樣以誠相待。除了對質量稍顯「苛刻」外,阿爾迪沒有任何額外的要求和追加協議,而且從不拖欠貨款。因而,阿爾迪與消費者和供貨商的關係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礎之上的。這樣,在阿爾迪購物沒人會考慮質量和價格問題,與阿爾迪交易同樣不用擔心違約。久而久之,公眾對阿爾迪的普遍印象自然是誠實公道、可信度高。
以簡馭繁
阿爾迪創立以來,始終堅持簡單化的經營原則。二次大戰之後的一個時期,德國國內的商店普遍供應短缺。經濟復甦後,當其他零售商紛紛擴大花色品種以迎合市場需求時,阿爾迪並沒有隨波逐流。因為多年來品種匱乏並未影響阿爾迪賺錢,況且擴大品種則意味著要面對日益增多的廠商,管理複雜程度的加大是不言而喻的。為此,阿爾迪的對策是從調整品種結構入手,精選出最暢銷的商品,併力求以業內最低的價格出售。迄今為止,阿爾迪銷售的商品品種僅為700餘種,然而其單品的年均採購額卻超過了4000萬歐元。阿爾迪由此獲得了十分低廉的進貨價,進而使零售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