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浙江省溫州市地名辦否定了一幢大樓的名字:溫州google。工作人員說,這名字太誇張了。可來申報的人還不服氣:這不是很有個性很有創意嗎?類似這類被否定掉的地名在溫州還有很多,比如什麼某某國際、某某公館等等。
為規範建築物、道路的名稱,溫州市政府最近批准通過了首個《市區地名總體規劃》,對大道、道、路、街、巷的命名規格作了量化,對住宅區、商用樓盤通名作了限定。為避免申請人跑冤枉路,市地名辦要求申請人要準備3個以上的名稱來申報。
道路:按照規格取名字
根據城市規劃,道路在建設之前就要定下名字,取這個名字是有級別的。《溫州市區地名總體規劃》規定:大道,寬度在45米以上,長度在3千米以上,建設規格較高的道路;道、路、街用於寬度8米到45米之間的市區道路;8米以下的生活性道路為巷。而以往市區道路中,較多使用了大道,如不到30米寬的金蟾大道,只有40米寬的曹龍大道等。有識之士認為,濫用高規格的名字,是在降低城市品位。
另外,由於老城區道路狹小,有很多如倉橋街、鼓樓街這樣「不達標」的街,對此,市地名辦有關負責人說,老城區街道的命名維持現狀,強化地名文化和保護。一些因舊城改建消失的路名,就想辦法體現在附近建築物上。
住宅區:命名要名副其實
地名規劃規定:總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居住區才可以叫住宅區,總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到20萬平方米的中型居住區叫小區、苑,範圍很小、樓層不多的住宅樓盤一般叫公寓、莊、居、捨、樓、庭等這些通名。在表示樓盤屬性的通名前面,可加一兩個美化、修飾的字,如美苑。
在住宅區命名中,還要做到名副其實,如綠地率未達到40%的,不能稱花園,不近山的不能叫山莊。
一些開發商在建設和銷售過程中,自己定一個不規範的「用名」,但到正式命名時,就無法通過審批。如外灘公寓曾用名外灘國際公館,中梁公寓曾經叫中央公館。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建設的住宅區中,多數以新村命名,人們記憶中有美人台新村、教育新村等,後來還出現住宅區,如上陡門住宅區、水心住宅區,現在基本不用新村命名了,用住宅區來命名的也很少。
商住樓:不能混淆視聽
在商住樓的命名中,不少房地產開發商熱衷於誇大、異化的方法,曾經一段時間還採用洋名,這些樓盤的名字,都是無法通過審批的。如位於溫州市區矮凳橋的「歐洲城」就因取名不規範,沒有通過審批,只能使用門牌號,即矮凳橋228號。
市地名辦相關負責人說,溫州城區本來就不大,市區的建築物再命名為「城」,容易混淆視聽。以人們習慣稱呼的歐洲城為例,其「歐洲」就不符合民族性和實際地理含義。
根據地名規劃,12層以上、總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以上的可叫大樓、商廈;佔地面積1萬平方米以上或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的可叫中心;佔地
10萬平方米以上或住宅面積25萬平方米以上,配套商貿和公建面積1萬平方米以上的建築物能稱城;「廣場」一般是指提供市民休閒的具有一定規模的公共場地,當該詞被借用為商用樓盤時(如「時代廣場」),除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以上外,還需要3千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場地(不含停車場)。
記者瞭解到,今後即使一些達到標準的建築物要叫城,也要有附加功能性的定語,如家電城、數碼城等。
黃小玲陳東昇
本報溫州7月14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