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商業命名應符合五項原則:原則一,簡潔性。商業命名應該簡單、清楚,不拖泥帶水,字數一般以2—4個字為宜;原則二,通俗性。名字是給人看,讓人記的,應該大眾化,不要故弄玄虛,賣弄高明。原則三,適用性。商業命名必須緊扣該行業與商品的特點,適合目標顧客的消費心理,同時,還要注意與銷地的社會文化背景相吻合,特別對國際品牌的命名,更應該重視市場調研,瞭解國際國內相關的文化差異,叫出的名字,要有利於樹立「國際形象」。
命名的技巧
商業命名是科學,有自己固有的規律性,它與算命先生的測字算命有本質不同;商業命名又是藝術,它需要文學家的靈氣和藝術家的浪漫,更需要營銷學家的敏銳。下面簡單說說商業命名的幾項技巧。
幽默。現代人生活在競爭的社會,壓力很大,如果能把幽默溶入到商業命名中,讓人在輕鬆的氣氛中記住你的品牌,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一種戒煙糖取名為「牛皮糖」。針對開會時為了讓人們免受煙霧的傷害,而特意推出這種好吃又耐吃的「牛皮糖」,俏皮的名字再配上幽默的廣告詞:「不知不覺中繳下敵人的煙槍」,形成了強大的促銷功勢,即使每包售價四十多元,銷量依據很好;另一個當算天津的「狗不理」包子。頗具特色的包點配上「狗不理」這個幽默品牌,即使是「狗不理」,絡繹不絕的顧客依然樂在其中。
誇張。誇張本來是文學作品的一種寫作手法,把它運用到商業命名中也有異曲同工之妙。譬如生產香水的司給自己的產品命名為「毒藥」,生產香煙的公司給自己生產的香煙取名為「死亡」,就可以成功地運用誇張手法,給人以很強的震撼力,格外引人注目。
聯想。營銷理論以為,人們之所以購買某種商品,與其說他購買某種商品,還不說他是在選擇這種商品給他帶來的特殊利益。因此,可以說,他不是購買化妝品,實質上是在購買「年輕」、「美麗」這種心理願望。因此,商業命名如果能迎合這種消費心理,消費者乍一聽到或看到這個名字,就能順理成章產生某種聯想,進而激發其強烈的購買慾望,這樣的品牌命名從一開始就技高一籌,先人一著了。國內冷飲品牌「蒙牛」可稱這方面的成功典範。「蒙牛」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內蒙古寬闊美麗的草原上,成群結隊的奶牛在藍天白雲下低頭吃草,那裡沒有污染,世界是那麼純淨。由此推想那裡產的牛奶會更好,自大草原的牛奶製品也應更勝一籌。
諧音。就是巧妙地利用文字發音上的相同或相近通過借勢或轉換而收到的意想不到的促銷效果。這種手法在廣告語中常用。比如,湘潭電機廠給自己的「天仙」牌電風扇打出這樣的廣告「天仙牌電風扇,吹出來的名牌」,一個「吹」字,一語雙關,廣告做活了;類似的還有「默默無蚊(聞)」奉獻的蚊香,有「不打不相識」的打字機等等。其實,巧妙地利用諧音為商品命名,同樣可取得成功。比如,巧借「好望角」的名氣,開一家「好玩角」歌舞廳,妙用「盧旺達」、「柬埔寨」辦一家「爐旺達」飯店,再開一間「簡樸寨」快餐屋肯定促成生意紅火。
借勢。商業命名可以取材有影響的文藝作品,包括小說、電影、電視劇等;也可取材名人名曲。這種借助名人名作的「名氣」進行商業命名的方法,可起到「四兩撥千金」的促銷效果。如「劉曉慶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瀏陽河」酒、浙江紹興的「鹹亨」牌老酒都是成功的例子。當然,採用這種方法需要注意在法律上不構成侵權。
命名的方法
商業命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人名法。即直接採用或變通使用某個人的姓名作為商業命名的一種方法。可以用是實際生活中的人名,也可以用是文學作品中的人名。如「福特」汽車、「李寧」牌運動服、「老乾媽」風味豆豉、「孔乙已」茴香豆等等。注意這種商品命名法不能侵犯個人的姓名權、名譽權和著作權。
地名法。即直接以某個地名或變通地名作為商業命名的一種方法。比如「上海」牙膏、「龍口」粉絲、「永豐」辣醬、「大上海」西服、「上海灘」禮帽等等,這種命名法一般適合某些地方特色很濃的商品取名,以突出商品的正宗,否則,難以強調品牌的個性。
動植物名法。即選用某種動物或植物名稱作為商業命名的一種方法。如「熊貓」電視、「牡丹」電視、「野山茶」香煙等等。運用這種方法要注意掌握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顧客對動植物的不同喜好,有無禁忌。如我國多把「孔雀」視為「吉祥」的象徵,但在歐洲卻把孔雀視為「禍鳥」,作為蔑視的象徵。
功傚法。即根據商品的使用價值不同,找出最能表達商品功效的關鍵詞作為商品命名的一種方法。如「瀉痢停」止瀉片,「胃友」牌胃紅,「黑又亮」鞋油等等。這種命名法,單刀直入,簡單明瞭,人家一聽名字就知道「葫蘆裡賣什麼藥」。因此,這種方法較常用。
數字、字母法。即用若干數字或英文字母組成商品名稱的一種方法。如「555」香煙、「999」感冒沖劑、「168」飯店、「IBM」電腦、「T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