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梅的得名倒也非常簡單,因其處於梅溪的下游,故名下梅。古村位於武夷山景區的東部,雖然距離市區不算太遠,卻沒有直達的公共汽車可坐,打的,就成為自助旅行者最為便捷的選擇。
我們前往下梅古村的時間正值中午,但見晴空如洗、艷陽高照,一路是山環水繞、俊朗清逸的田園風光,讓我不自覺地想起剛剛讀過的南宋詩人楊萬里的兩句詩:「不待山盤水亦回,溪山信美 茶葉集散地
車到村頭,我們告別了出租車司機,在一位當地導遊的引領下,緩步走進古村。像所有的江南古村一樣,下梅很早就有了繁榮的商業和手工業。古村的格局,亦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有家廟、祠堂,有大夫第、進士第,有合理的街道網和給水、排水系統等。各種建築物的形制堪稱成熟而穩定,既能夠滿足宗族組織的社會與家庭需要,又有著裝飾精緻、形式和諧且姿態各異的工藝特點。
古代的下梅村不像它的得名那樣簡單,它是武夷山區重要的茶葉集散地。
這個小村落,曾經是古閩越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是「晉商茶路萬里行」的起點,是柳永家族和朱熹家族的長期聚居之處。
一條人工挖掘的運河當溪從村中直通村外的梅溪,是古村聯繫外界的紐帶,並逐漸演變成為一條強大的經濟動脈。當年,從這裡轉運出去的茶葉,溯西北而上,經晉商之手,遠銷到中俄貿易城恰克 宋代以降,這裡還先後走出過一百多位進士,一百多位紅軍將領,至於大大小小的官員,則更是不計其數。
長度只有900多米的當溪貫穿村中,不足一公里的距離,鼎盛時期竟建有8個碼頭之多。《崇安縣志》所云:「其時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時每日竹筏300艘,轉運不絕。」即真實記錄了下梅村當時茶葉轉運的繁忙景象。
下梅人以茶為生,剛進村就能夠看到茶農們忙碌的身影。過去繁忙的碼頭,今天已變成一道風景,幾近乾涸的河床上,間或可以看到悠閒的水牛、以及信步覓食的家禽。
沿著婉轉的當溪一路前行,兩岸鱗次櫛比地排列著各式各樣的老房子。這些雕刻著歲月年輪的老房子,或者酒幡飄揚、或者燈籠高掛,臨水的一面,則是長長的涼亭與清一色極富詩意的「美人靠」。涼亭和「美人靠」,固然是江南水鄉的特色建築,起著供路人避雨、納涼、供鄉鄰集會的作用,然而,除此之外,下梅的涼亭和「美人靠」,更寄托著女人們綿長的柔情與思念。因為古代的下梅男人為了生計,多是順著當溪遠走他鄉銷售茶葉,而留守在家的妻子,則常常坐在當溪邊的「美人靠」上,一邊做女紅,一邊期待著遠方的親人早日歸來,乃至「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有人說嫁給徽州商人,即意味著「一世夫妻三年半」,事實上,嫁給下梅商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鄒氏大夫第
跨過古老的石板橋,我們來到了下梅村的標誌性建築鄒氏宗祠。這裡地處下梅村的中心位置,有著氣派的門樓、高大的風火牆,祠門以幔亭造型,門前設有碩大的拴馬石和抱鼓石,門兩旁裝飾有「木本」、「水源」篆刻兩幅,意指一個家族的興旺如同木之本、水之源,生息相關、源遠流長。鄒氏宗祠的主體建築包括戲台、藻井、廂樓等,彼此之間既相互映襯,又錯落有致,整體構造可謂氣勢恢宏,是武夷山境內保存最為完善的一座祠堂建築,文化含量極為豐富。
說起下梅鄒姓,原是古村的第一大姓,下梅現有人口500多戶,其中鄒姓已超過半數。查鄒氏族譜,可知鄒氏一族原籍江西南豐,清代順治年間移居下梅,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創業,到了清代中期,首開與晉商合作之途,獲得雙贏,已然成為下梅村首屈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