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沸沸揚揚的「蘇丹紅一號」事件,再度引起了社會各界對食品安全的關注。此事也給地處非洲尚屬不發達國家的蘇丹帶來了無形的負面影響。筆者在這裡妄言為「蘇丹紅」叫冤,實在覺得蘇丹冤枉,真比竇娥還冤。因為這種化學色素乃一種紅色的工業合成染色劑,並非原產蘇丹國。據說,蘇丹曾為這個稱謂跟此次最先向「蘇丹紅一號」問罪的英國交涉,希望在相關表述時給予澄清。
再一個受冤枉的就是「蘇丹紅一號」本身。明明是用於汽油、機油、鞋油和汽車蠟等產品中的原料,偏偏被某些「有心人」擴大了職責範圍,做了食品添加劑。這可是人之罪也,殃及無辜。
由此,筆者另生出一些感慨,要提醒有關人士,無論是作為企業的創始人,出於強烈的感情因素,把自己的名字註冊成產品商標,還是希望借助名人造勢,把別人的名字戴在自己產品的頭上,千萬要慎之又慎。因為無論哪種情形,別以為把你的或者是別人的大名印在產品標籤上,隨著產品銷往各地就可以風光無限。一旦這個產品出了問題,像「蘇丹紅一號」這樣被歪曲了原來的使用功能成了人們「口」中的「魔孽」而被千夫所指,這就與其初衷大相逕庭,誰也不願意花錢買這種罵名不是!
而現實生活中確有不少產品的名稱和這個產品生產企業的有關人等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食品調料有「王老吉」,金銀飾品有「周大福」,運動用品有「鄧亞萍」等。應該說,這裡列舉的品牌大多經過市場的洗禮而享有較好的口碑,相信這些企業在給自己的產品命名時已經考慮到品牌於企業、於個人的利害關係。但一些名人、影星被成百上千萬元的出鏡費所誘惑,拿自己的名分、形象做生意,恐怕該留點神。遠的不說,就看眼前那個知名跨國公司正因某某護膚品涉嫌含有對人體有害成分被曝光,而為其代言的某香港影星也成了眾矢之的,眼下正忙著應付媒體,很是得不償失。
也許這位當紅明星算是幸運的,畢竟她還有權利和機會解釋。與她相比,那些已經作古,再不能開口說話的先哲、精英們,如今被人隨便把大名安在產品商標上,不管「產權人」同意與否,用你沒商量。筆者擔心,如果使用這些名人做名稱的產品質量出現問題,他們豈不更冤枉。今天尋找這些先哲、精英的英靈並不難,出門不遠就會找到建材家居市場,它們應著住宅小區的崛起、居室裝修的升溫,幾乎要把門市開到各家各戶的門口。只要在這些建材市場走一遭,從科學泰斗「諾貝爾」、文化智者「羅丹」,以及旅行家「馬可·波羅」到畫中幽靈「蒙娜麗莎」,令人彷彿走進「名人坊」,間或還會遇見足球宿將「羅馬裡奧」以及英超勁旅「曼聯」,順便可「翻看」一下「吉尼斯」大全。每每看到這些名稱的建材產品,就為這些「先哲」、「精英」們捏把汗。真心願意看到這些品牌的產品件件是優質,個個是「免檢」,家家出「名牌」。但設想萬一查出哪種產品出現不合格項,而因此判定了「諾翁」或「莎妹」等不合格,是咱們有眼不識泰山,還是今人在玷污前輩榮譽。九泉之下,他(她)如何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