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話的人叫馮向東,32歲,和老婆在杭州朝暉開了一家水果店。不過,如今水果店的生意基本已經交給老婆打理了,他的第一身份是「職業新聞報料人」。
昨天,馮向東向工商部門提出申請,希望註冊杭州第一家報料公司。不過,他這個偉大的構想卻把工商局的工作人員搞得一頭霧水,目前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裡還沒有「報料公司」這一新行當。
馮向東的希望暫時落空了,但他的報料行動還在繼續進行中。
信息時代,風生水起
「每個人都是一名記者。」這句口號的誕生,既是新聞界的一場大地震,也意味著市民新聞學的正式亮相。
上世紀末,杭城各大媒體幾乎同時開通了面對市民的新聞熱線電話,並許以不同數額的獎勵報酬。隨著媒體競爭日益激烈,一個特殊的新行當也應運而生——職業報料人。
他們如同上世紀30年代上海灘的「包打聽」,通過各種渠道獲取信息後,向媒體報料,從而獲得不菲的「報料費」。
他想打造杭城首家報料公司
出場人物馮向東
馮向東的第一次報料經歷,已經是2004年下半年了。
這一天,他在逛馬路的時候,發現賣報亭裡有人在吵架。湊過去一看,原來是有人拿了25個近乎「絕跡」的2分硬幣去買報紙。賣報人很委屈,寧可不做生意也不要這個錢。
馮向東覺得是顧客在找茬,很替賣報人打抱不平,就順手打了一家報紙的熱線電話,記者很快就來了。
第二天,新聞見報,馮向東領到了30元報料費。他第一次知道,原來「管閒事」也有物質獎勵。從此,他邁入了報料人的隊伍。
時間久了,馮向東發現這一行的收入還不錯。「坦白地說,平均一個月兩三千收入肯定有的,而且時間又自由。」由於水果店的生意不算很忙碌,他的業餘時間都投入到「職業線人」上,「業務」也由單一向報紙報料拓展到廣播、電視等全方位運作。
為了適應新工作的需要,他開始添置裝備:一輛電動車,兩個電瓶,一隻手機,一隻小靈通,一副墨鏡,最關鍵的是手頭一個筆記本,裡面有杭州所有職能部門的電話。
「不聽廣播」是馮向東奉行的一條準則。「幾個報料人的底細,我還是明白的,XXX是聽交通91.8的,XXX是聽西湖之聲的……」在馮向東看來,這些專靠聽廣播報料的「二道販子」,終究成 馮向東的努力,也讓他真正嘗到了報料的甜頭。從2004年至今,幾百條報料的報紙他都收集著,已經快一麻袋了。戰績最輝煌的是2006年5月,馮向東的報料涉及醫院、車禍、火災、路邊的花花草草等各個方面,總共收到了9000元的報料費。其中打點線人花了1000餘元。
馮向東的目標是向南京「第一報料人」葉方龍學習,而且他還想打造杭州第一家報料公司。「普通百姓直接報料時,由於新聞敏感性不足等原因,往往使一些好的線索錯過報道時機。我辦專業公司,可以幫助他們協調、聯絡新聞媒體,對雙方都有好處。」
不過,要開辦一個「馮向東報料公司」的想法,目前並不可行。昨天,杭州市下城區工商分局的工作人員答覆,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裡沒有「報料」這一行業,因此將公司命名為「XX報料公司」的提法,並不合適,建議取名為「XX信息咨詢公司」。
對此,馮向東很鬱悶:「咨詢公司遍地都是,名頭哪裡叫得響呢?」